新加坡第一部英语电视情景喜剧“同在屋檐下”描写了新家坡多种族团结的环境下,以华人Tan Ah Teck(一个小店老板)为首,与他老婆Dolly 和孩子保罗、罗尼和丹妮丝等组成的华人家庭,以及他们的邻居一位印度裔妇女黛西兄妹和已婚马来族邻居等之间发生的生活趣事,这是当年一部非常成功的情景喜剧。电视剧从1994年播出第一季,一直持续到2003年的第七季,横跨十年之久,很多新加坡少年就是看着这个电视剧长大的。上一世,唐一凡1994年进入新加坡工作,1998年离开,2000年初入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03年回国,恰好见证了这部电视剧的整个过程。
唐一凡记得由于该剧使用新加坡式洋泾浜英语口语(Singlish),电视剧播出后一度受到压力,因为新加坡政府鼓励使用“适当的”的英语,这主要是因为担心收看电视剧的广大新加坡弟弟妹妹们,正是上学的年龄,怕他们受影响,开始讲不标准的新加坡式英语。
这部电视剧也是陪伴着唐一凡上一世在新加坡的青春岁月,曾经那一段最美好的青春年华,他非常熟悉这部电视剧,曾经还买了录像带观看。
“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叫TanAhTeck,是个新家坡当地华人,一家小铺的小老板,他的老婆叫Dolly,有三个小孩,分别叫Paul、Ronnie和Denise;他们住的社区邻居里面有印度裔女子Daisy兄妹,还有马来族的夫妇Rosnah和Yusof,故事围绕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展开。今天这集的故事有点像美国最近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说的是主人公TanAhTeck的三个小孩逐渐长大以后的青春烦恼……”唐一凡开始了滔滔不绝的介绍。
十分钟后,当天的Under-one-roof(同在屋檐下)一集播放完了,在唐一凡的解释下,大伙儿看得津津有味。
飞哥满腹狐疑,反正他们英语也听不懂,这唐一凡装逼瞎说他们也搞不明白,但是听上去确实挺像那么一回事,不像是临时编出来的。
“唐一凡,你以前是不是来过新家坡啊?居然听得懂那么难懂的新家坡英文,而且对这部电视剧那么熟悉?”
唐一凡笑而不语,是啊,自己算来过新家坡吗?
这一世的身体是第一次来新家坡,可是脑袋瓜里的自己曾经是常客。
“不说了,哥几个,今晚是我们第一天到新加坡,哥几个我们得祝贺一下大伙儿的海外处女行。走,现在我请大家下楼喝啤酒吃炸鸡去!”
众人大惊。
飞哥开口道:“唐一凡,公司刚刚预发给我们这100元新币,要管一周生活费的啊,你小子把它花完了,后面几天你吃什么?”
“甭管那么多,反正我请客就对了,花不了几个钱!”
唐一凡记得后面为了早日还债,他们都是每天平均工作14到16小时,基本上几餐都在公司餐厅解决。新加坡的法定工作时间是每周44小时。大部分的本地公司为5天半工作制,即周一到周五全天(8小时)及周六上午(4小时)。工厂的员工喜欢加班,因为加班才有钱。新加坡劳工法规定,周一到周六八小时之外的加班工资是基本工资的1.5倍,周日或者节日假期是2倍,像过年更是达到了3倍。那几年全球的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新加坡的每个电子工厂都有大量订单,在电子厂里只要你想加班,每天都可以。“有的班加!”在当时也是一种福利。不像后面几年经济不好的时候,为了减少支出,工厂严格限制加班。后来唐一凡他们为了早日还清那高额的中介费,大家都是疯狂加班,平均每天加班4到8个小时。一个基本工资为460新币的员工通过疯狂加班以后每个人能拿到1300新元以上的收入。当时新币的汇率在5.6左右,一个月能拿到七千多元人民币的收入,在当时月工资还是三百到五百元水平的国内是不可想象的。
宿舍的楼下有一个热闹的巴刹。巴刹一词来自马来语,原来的拼法是pasar,意思是市场、集市。有学者考证,“pasar”这个词源自波斯语。新加坡人见面打招呼常说:“我要到巴刹买菜。”巴刹是一个集中售卖食材、食品的地方,一般建在人口稠密的组屋一带。在闽南语里一直把集市叫“巴刹”,有可能是从明朝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泉州港的波斯人有重要的关联。在整个闽南语系里“巴刹”这个词是通用的,包括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樟树村的这个巴刹,后面一部分是菜场,前面大部分是24小时营业的熟食中心(小贩中心),类似于国内的大排档美食集聚区。
唐一凡他们下楼时候,顺便把另外一栋楼里与韩雪同屋的四位女生也叫了出来。
巴刹里饮料不算太贵,小扎的鲜啤酒4元一扎,有两位女生不会喝酒,换成鲜榨甘蔗汁才六毛钱一杯,给唐一凡还省了几块钱。唐一凡又在边上一家很出名的印度小店要了几份Nasi-Lemak(椰浆饭)和炸鸡腿、炸鸡翅。
“啤酒好喝,这炸鸡也美味!”大伙儿啧啧称赞。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