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昭最终也没有等到官场文书。
不是文书来得太慢,而是流民又暴动了。
辰初时刻,城西那边有数个流民联合起来抢劫了路过的吃食小贩。后来有两个巡城的弓兵过来阻止都险些被打伤,可见这些流民异常凶悍。
更重要的是,因着守备森严,官府又不曾解除禁令,流民徘徊在城门便一直伺机而动。
今日晌午时分,通海门外的流民便趁着人多,欲冲进城内。因着全是手无寸铁的灾民,守城的官兵并不敢肆意杀戮,毕竟饿死和杀死是两回事。
这样的官司他们可吃不起。
正是仗着守城官兵这样的态度,那些流民才如此肆无忌惮。短短两个时辰内,就暴起了三次。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在县城里便引起轰动。尤其是小门小户的百姓,更是慌乱不已,生恐流民复又攻城,暴起而击。
便是不理世事的沈行书和沈余氏都收到了消息。沈昭得知后,便立即命人送信给孟湛和陈适。
一是想要通知孟湛,已经没有时间在等官场文书,不如现在就搭棚接济。
二是让陈适帮忙疏通弓兵衙役,不仅不能阻止豪族接济,还要帮忙维护流民秩序。
随后,她便同沈行书商议,命府中管事以沈府的名义在城西那边搭棚接济。
装粥的木桶刚刚被车拉到城西,流民便纷涌而至,幸好早就安排了府中家丁和弓兵维持秩序。否则早就乱了。
孟湛也是守信之人。沈昭的信刚送去不久,他吩咐仆从着手准备,很快就在城西搭起了棚。有孟家在一旁帮衬,沈家的压力便小了许多。
自他们两家在城中作出表率之后,城中的有德之士,富豪之家也开始陆续到城西接济。眼下城中的流民过半是受到安抚了。
但城外还徘徊不少流民,一旦打开城门,那数量绝对不少。况且,这么多流民一日三餐都需要供给,并不是一笔小的开销。
煮粥接济并非长久之计。还是要让朝廷拨下赈灾银两,以供灾民维持生计,开垦土地,重新定居。
现下流民数量不大,便无人没有规定每家所供灾民。都是凭各家的本事来,往后可就不会如此。
毕竟谁也不愿花这等冤枉钱。没有回报,甚至还有可能会被拖下水,可不就是冤枉钱么?
现下沈家粮仓中储存的粮食并不多,以后若是将流民数量规定下来。接济一两次还好,一旦次数多了,恐怕难以支撑。
因此沈行书知晓此事后,便打算去城外的田庄再运一些粮食进城。沈昭得知后,便央求沈行书带着她一同去田庄。
她心里头其实一直惦记着那天救下的小孩。这两日,她让罗会跟着在外头注意流民的动向,但是一直不曾发现那个小孩。
如今城门还未曾打开,想必那个孩子并未进城,这么几天,也不知是否撑下去了。
她将此事告知沈行书。沈行书虽然觉得城外流民泛滥,过于凶险,却也念在她忧心那个孩子的份上,同意她随行。
不过为了安全着想,他们这次出行,不仅带上了大半府中护卫。还恳求巡检司拨部分弓兵护行。他们见沈家是为运输赈灾粮食,自是欢喜应下。
许是有着护卫随行,骡车出行的时候倒是畅通无阻,并不曾有人骚扰。
今日是罗会赶的车,沈行书则和沈昭一齐坐在里边。沈行书便问起她那日救流民的情形来。
沈昭听闻便细细说来。
“是从田庄回来的路上遇到的,当时倒在地上,女儿便让罗会带回府中照看。这才知道,原来是饿昏了,身体并无大碍。
本来想把他留下的,可他说自己还有同伴,不能抛下他们。便让他带一些吃食离开。
女儿先前并不知晓城中流民。因此前日陈大人上门时,便是有意想要询问此事。”
沈行书明白过来,脸上神色淡淡,“你问他能起到什么作用?依如今这情况,可见府县官吏并不曾管治。”
沈昭知晓他对此事极为不喜,当下便随口说道:“怕是另有隐情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