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第二天,李珠睡到自然醒。李氏夫妇和李琼早已去了田里干活,李瑶和春燕在做衣裳,李瑞早饭后就去了私塾。
李珠梳洗完毕,拿出放在锅里温热着的早饭,白粥、水煮鸡蛋。吃过早饭,和李瑶春燕说了声,李珠就往自家田里去了。
李家院子离河不远,过了木头桥,来到河对岸,再往前走一盏茶功夫,李家的水田就在山脚下。
李大牛农闲打短工,加上李珠在陈家有月钱,李家先后添置了三亩田,如今一共有五亩田。
黄氏眼尖,看见李珠来了,去附近的水潭里洗干净手脚。
“娘,我们家买了牛?”李珠问。
“租的。”黄氏看了眼正在耕田的李大牛。
“要不我们家买头牛吧?”李珠问。
“这个时节,买牛可不便宜,加上粮食,还是租牛更划算。”黄氏说。
“三姐。”李琼跑过来。
“洗手去,别弄脏了你姐的衣服。”黄氏嘱咐道。
“琼哥儿真乖,来田里帮忙干活。”李珠说。
“别夸他了,不捣乱我就谢天谢地了。小滑头一个,见你昨天买了几样吃食,今天就缠着我。”黄氏笑着说。
李大牛看见女儿,打了声招呼却并未停下手中的活,早点忙完好把牛还回去。
见帮不上忙,李珠呆了会儿就觉得无趣,提出先回去。黄氏跟李大牛说了声,带着儿子女儿回家去。
回到家,黄氏拿出昨天的枣糕把儿子打发走,抓了一把铜钱,带着李珠出了门。
“李嫂子,你家二姑娘长得真水灵。”一妇人道。
“嫂子这话说的,镇上谁不知道你家姑娘漂亮又能干?”李氏说。
一路上,遇见不少和黄氏认识的人,把李珠好一阵打量,李珠估计镇上都知道李家的二女儿回来了。正如李珠所想,镇上大半的人都在议论她回来一事。
乌雲镇不大,昨天李珠和春燕回来,许多人瞧见了,却不认识她们。有人看见她们去了李家,后来又看见李大牛去打酒,找卖酒的张婆婆打听了,才知道李家的小女儿回来了。
说起李珠,她在乌雲镇名气不小。
李珠四五岁时大病了一场,大夫都摇头说没救了,过一晚又醒了过来。当时在镇上传的神乎其神,说李珠是阎王都不收的人,也有说大夫医术精湛把人救回来的。
李珠六岁时,去看花灯被人贩子拐了,李家人当时报了官,在镇上闹得沸沸扬扬。那段时间,镇上人把孩子看得紧,恨不得把孩子拴在裤腰带上,生怕自家孩子和李珠一样被拐。官差没把人贩子抓到,李珠下落不明,镇上的人都很同情李氏夫妇。
过了大半年,大家都认为李珠被卖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却有人给李家带了信来。李家人不识字,找了镇上识字的人读信,原来是李珠捎了信回来!得知李珠在江州,给大户人家的小姐当丫鬟,黄氏当场哇哇大哭。
镇上人都说李家运道好,没听说谁家的闺女被拐了还能往家寄信的。女儿有了下落,李家夫妇疯了一样,竟然说要去江州。李家不富裕,加上丢了女儿,花了不少银子打点官差,李家更穷了!
李大牛给人打短工,黄氏整日做绣活,一年下来也没有几两银子。最后,有人给李家夫妇介绍了活计,去船上做事。从虔州开往江州的货船,在江州停留两天,再从江州返回虔州。即能省下路费,又有工钱,李氏夫妇立马应下了。
等李氏夫妇从江州回来,两口子容光焕发。镇上人不稀奇,女儿失而复得,值得高兴。又过了些日子,李家把漏雨的烂屋子推倒,重建了新房子,镇上不少人在猜想李珠在江州的际遇。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