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两个儿子和最亲信的大臣出去,占住除了首都外最重要的城市,当日的李璟究竟在恐惧什么,以及这么做的目的,呼之欲出!

眼看李煜张嘴要说话,李弘茂一笑摆手“你也想到了?很好,但不要说出来,记住要学会把这些事情放在自己心里”

“此外,烈祖驾崩当日,只有父皇一人守在他床前,之后便有诏令出,指父皇为监国,随后几日才是正式登基……你且想想看,如此是否多此一举,要知道父皇本就是太子还是长子;

再有,升元四年烈祖封父皇为皇太子,父皇辞让,再封,再辞,后还上表说前朝皇帝迫不及待的封太子是因为兄弟不和,才及早定下名分,免得闹到后来不可开交,可像我们兄弟这样团结友爱,何必着急?

这一桩桩一件件,你串起来想想……”

信息量有点大,这是李煜的第一反应,他对自己的三叔印象不坏,相貌英俊举止得体,对他们几个小孩也挺不错,可从李弘茂这些话看来,自己这位三叔可是非常能折腾啊。

这些事情本来看起来都是小事,但被李弘茂三言两语集中到一块儿之后,确实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李煜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李昪晚年,不知道出于什么目的,突然把皇位继承权当成加衔来撒,从老大李璟开始,老二,老三,老四都成了理论上的第一继承人,当然这不是说一个国家同时出现四个太子,那也未免有些骇人听闻;

而是通过其他方法来昭示某个儿子有继承权,比如加封尚书令一职。

大唐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度,南唐自然是照方抓药,全盘继承;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由副职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左右仆射,承担日常行政管理工作,而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三个头衔,则是作为加衔,赏给有功之臣,并非实职,只要做到节度使了,头上多半会顶个中书令或者门下侍郎的头衔,被人称为使相,意思是节度使兼宰相。

因为李世民在担任尚书令的时候发动的宣武门之变,随后登基成功的,如此不管是处于辟讳还是辟邪考虑,尚书令这个头衔便被封存起来,不再授予。

而李昪则先后将李景遂和李景达封为尚书令!

至于还有个早逝的儿子李景迁虽然没有尚书令的头衔,却被封为西都留守!相当于现在的首都市长,照例这个位置应该是太子亲自兼任的。

所以通过李弘茂所吐露的这些情况来看,自己的老子李璟当年拿到这个位置实在花了不少心思啊。

起码兄友弟恭是做给外人看的,别的不说,三叔,四叔在当时也是有理论上的继承权的,所以皇位实际就成了个桃子,谁先摘到谁来吃。

李璟通过买通皇宫中的太医可能还有不少太监,在第一时间知道李昪病情加重熬不过当天的消息后,火速入宫,并且成功的对老三,老四进行了信息封锁。

那话怎么说来着“信息就是力量”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