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中年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前来蓟州的汉王朱珞。

“王爷,太皇太后那边问过了,恐怕这件事难以成行啊!”徐长恭拄着拐杖,示意朱珞坐下,“而且,今天又是传来一件意外的消息,小皇帝苏醒过来了!”

“这我知道!”朱珞闷哼了一声,顺势坐在了大堂上首位置,“前些日子包义前来调查太平道与本王的关系,之后礼部的众多大臣,又是在朝堂上弹劾本王,如此看来,小皇帝从即位到现在,倒是在暗中积攒了不少力量!”

此言一出,徐家三兄弟皆是脸色严肃的点了点头,汉王朱珞的心思他们自然知晓,只是这话怎么听都不是那个味。朝堂之上,向来是由徐家之人掌管并处理朝政的,尽管有四位辅政大臣,但对于徐家来说,他们都是形同虚设的。

而今,一系列的事情,已然是证明了小皇帝朱勉,在徐家的眼皮底下培植了一部分势力,这可了得?万一让这股势力成长起来,不说徐家要倒霉,那些和徐家有所关联的藩王也会面临着身陷囹圄的危机。

“王爷,这些事情还不足为道,只需动动手指头,小皇帝的这些势力就得灰飞烟灭!”徐长恭站了起来,走到汉王面前,他的脸上闪现出一丝的杀气,不由得让人汗毛直立,“问题的关键在于,小皇帝的野心,太大了!”

徐长恭说这些话的时候,就像是洞察了朱勉所有行为举止一般。作为一代权臣,徐长恭就算是现在垂垂老矣,有时候甚至是不上朝,他也能够知晓宫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并不是他有三头六臂,而是这大明国皇宫中各方各司的太监中,有着他的亲信耳目。

如果非要描述的严重一点,若是徐长恭想要造反,他抬手便能够利用这些亲信耳目,将整个大明国皇宫控制起来。更何况,他手里还有神机营和御林军呢!

“本王不是定王,不想重蹈覆辙。”朱珞的脸色铁青,他听得出来,徐长恭的言下之意,是在跟自己谈条件,“我手中已经秘密集结了十万军队……”

“王爷,十万军队又如何?难道您还真的敢暴露出来吗?”

徐天然的两句话一问,就呛得汉王朱珞不断咳嗽起来。大明国的祖制,各地藩王们吃喝享乐就行,只有皇帝亲自指定官职才可能掌握一定的军队。这样的祖制,自然是防止各地藩王起兵造反了。

这一条祖制,实际上并不是大明国太祖皇帝制定的,而是大明国成祖皇帝所留下的。世人皆知,几百年前,成祖靖难的起因,便是当时皇帝要削藩导致的。

那个时候,各地的藩王都有一定的军事指挥权。而直到成祖靖难成功,这一项权力便是被削去了,目的很明显,便是成祖皇帝想要避免后世发生相同的事情。

“成祖当年的事迹自然不必多说,王爷你太性急了,想做成祖第二,也要掂量掂量时机!”

徐长恭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如果朱珞想要走成祖皇帝的路子,那就得有相应的借口,否则的话,别说徐长恭不答应,就是别的藩王也会联合起来对付朱珞的。

当年成祖皇帝起兵靖难,有一大半部分的原因是被削藩所逼,但这并不是起兵的口号。“清君侧,靖国难”才是那一次起兵的名义,很显然是要告诉天下人,皇帝身边有了奸臣,他这个做叔叔的王爷,是时候挺身而出了。

尽管那个时候成祖早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然而那一句口号,便是这个心思的最好掩饰。

汉王朱珞此时似是有些明白过来了,脸上的神色变得舒缓起来,道:“你说的是,现在的确不是时候!”

作为一个继承王位几十年的王爷来说,还是有一些眼光的。朱珞手上确实有不止十万的军队,而且还是秘密拥有,这个事情一旦暴露出去,一顿口诛笔伐肯定是少不了了,甚至还是自己都要被关进宗人府。

再者,当今天下还没有什么事情算得上是“起兵靖难”的借口,若是自己没有审时度势就贸然进军起兵,必然会面临着各方势力的抵抗。或者换句话说,他这个汉王若是真做到那一步,天下便是要面临大乱的危险境地。

若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眼前的徐家还愿不愿意帮助自己,都是一个未知数了。

“时机到了,我会派人联络王爷您的!现在朝堂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一月十五日小皇帝大婚了。”徐长恭捻了捻自己的白胡子,若有所思一般,“若是我所料不错,到时候必然会有人借着皇上大婚的消息,来上书皇帝亲政的。如此一来,正好借着这个机会,把那些保皇党一一的给挖出来!”

徐长恭的话音刚落,朱珞的眼睛便是一亮,这一招真是太高了。自古以来,不管是大明国还是此前的朝代,都有这么个不成文的规矩。皇上大婚了,就意味着距离成年不远了,此时此刻,皇帝应该亲自坐朝处理政事了。

现如今的大明国朝堂,是太皇太后徐氏坐朝听政,徐长恭参知军政。尽管早有徐氏的懿旨,这一番状态,持续到今年的二月二日,但架不住那些保皇党们的急切心情啊!皇帝都大婚了,作为皇帝的祖母,怎么可以不交权?

“妙极了!”

徐天然口中发出赞叹之声,姜还是老的辣,自己的老爹,不愧是掌朝二三十年的人了,对于朝堂上的一切,几乎都已经洞察的透彻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