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与释守信的对练中,杨頔知道自己比不过在从小就对武艺如痴如醉,在上面侵淫了十几年的释守信,所以对练中,杨頔先是履出奇招,将释守信逼得手忙脚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释守信的武艺毕竟达到“万人敌”的水准,待熟悉了杨頔的套路后,释守信马上就占据了上风。
此时,如无意外,对练的结果显而易见,但杨頔突然发狠,转换风格,用全是以命换命的打法,再次将释守信逼得手忙脚乱,甚至险些就造成了两败俱伤的局面。
最后还是释守信靠着体力和经验的优势取胜,杨頔虽然胜在爆发力,但耐力欠佳,不过在一旁一直观战的刘仁恩却感觉到了杨頔身上一股无形的力量,也许,只有真正面临绝境,这股力量才会释放出来吧。
那,是一种疯劲!
此疯,不是真疯,而是真正忘我的沉浸在杀戮中,招招致命、不知疲倦。
“杨頔简直是个天生的骑将!”刘仁恩私下常对人赞赏道。
可惜就是生在商人家庭,八岁才开始习武,浪费了筑基的最好时机。
要是此子生在关陇世家,三岁就骑狗习武,加上名师教导,恐怕同龄人中几乎无人能出其右吧!刘仁恩臆想道。
对于杨頔的启蒙师傅刘元进三人,刘仁恩对他们是嗤之以鼻的。
这三人不过是个半路出家的江湖侠客,根本不懂槊法,使的全是野路子,而不会使槊,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一名骑将,而且他们对武术的理解也是一通半解,杨頔的优势明显就是惊人的爆发力和出奇的柔韧性,但耐力欠佳,这是身体原因,是天生决定的,但刘元进三人过于重视弥补杨頔的不足,花了太多的时间去训练杨頔的耐力。
武道上,勤奋固然重要,但天赋更为关键。
这就好比一个杯子,你通过加水,可以注满一个杯子,但你永远也改变不了它的体积。
当然,这是刘仁恩的理解,是相对的而言。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万一打通了传说中的“任督二脉”呢!?
所以,他们根本不适合当杨頔的老师。
不过好在他们也给杨頔打下了较为憨实的基础,让杨頔在刘仁恩这里学起来是事半功倍。
在刘仁恩看来,杨頔是骑将,不是步将,不需要捉对刺杀,拼个一两百个回合,直到一方倒下。
在骑兵战中,因为马速,两马交错,双方交手最多不过三个回合,交错而过后,不管结果如何,杨頔都需要面对下一个敌人。
所以,刘仁恩把训练重点放在了对杨頔爆发力与柔韧性相结合上,教他如何在短短的三个回合内,利用速度、技巧和冲击力出其不意的击杀对手。
至于耐力,到了战场上,为了生存,为了荣耀,杨頔自然会拼命想办法活下去,优胜劣汰,这是自古的生存法则。
此时的杨頔所缺的就是战火的熏陶和鲜血的洗礼,只要杨頔从“死人堆”里能爬出来,武艺必将更上一层楼。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