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归化2

雨季过后进入凉季,晚上睡觉还是很舒服的。夜晚,恩雅就睡在自己的舱室里,她已经喜欢上两性生活,更喜欢她早晨从船上下来后,潮人和矮人们的敬畏表情。

王正的语言已经彻底没有问题,在大量的对话下,他已经掌握了潮人的语言,甚至学会了一些矮人族的日常对话。

多年前在看电影《阿凡达》时,他看了电影介绍,提及语言学家特地为电影里的土著创造了一种语言。一向有好奇心的王正去研究一番语言学,顺便用自己掌握的多种语言结构实践了一下。他参照夏威夷波利尼西亚人的语言结构创造了一种简单的语言。

于是在和潮人、矮人组大量的交谈后,他决定利用两者的口语创造一种字母文字。这种语言仅有五个元音和八个辅音,用拉丁字母记录。同时他把阿拉伯数字引入,准备教授简单的算术。

这带来很多问题,比如笔、墨、纸张。

慢慢来吧,首先解决的是统一整合这个岛上的居民。

新村落的建造多半是用了木材和茅草、树叶,木材为梁柱,茅草树叶编织过之后作为屋顶。东南亚直到现在还大量存有此类建筑。而神殿,王正决定要求土著人用砖头堆砌,也就是砖木结构。

用砖木结构的原因是王正要造窑。

所以在村落快速建立的过程中,神殿的进展停滞了下来,等待王正和矮人族一起捉摸如何建立砖窑。砖窑是一种简单的木柴窑,用泥土就可以建造。

卡伊姆年纪大了,并没有安排劳作,他在努力学习两个族群的语言,并参观王正他们的劳作。

到现在为止,王正没有约束他参观劳作过程,除了箭毒武器的制作,这是严厉禁止外人观看的。

王正没有想好怎么利用卡伊姆,对他来说,老人仅仅是自己的一个排遣孤独的对话者。在一群隔了上千年文明的土著人当中,身边仅有一个野心勃勃的女床伴,而这个女床伴除了满嘴神棍内容和少量巫医技术外,和自己毫无精神层面交流的可能。

这个老人则起到了这个作用,甚至对方也感觉到了这点,并且明白这是自己生存的原因。老人也喜欢和王正对话,如果能弄清楚他的来历,甚至能皈依自己的教派是最好了。

这点要非常的谨慎,尽管他还不是很懂土著人的语言,他还是看明白了土著人在拿王正当神参拜。

小砖窑的建造让人不解,卡伊姆认为在这么炎热的地区,根本没必要建造砖制建筑。

王正没有解释这点。

小砖窑的成功让工匠们有了成品砖,不过粘合剂用了泥土和草的混合物。这一带不缺乏石灰石,临时需要一点,用大量贝壳也行,很快就建立了一个煅烧石灰的原始窑。

石灰是用来粉墙防虫,也是为了美观。

原始共产社会在宗教的指引下,数百人的土著工人效率还是很高,没有人偷奸耍滑,因为神和祭司看着呢。

数十艘独木舟帆船建造完毕,就不能再多了,因为没有足够的水手驾驶。这些天陆续出海的水手们用拖钩法钓到了很多鱼货,供应潮人部落和岸上矮人部落的食品。

矮人部落在制造长弓和箭毒箭,这让猎人们的捕获量也迅速增长。普吉岛的动物们遭了殃。第一批海盐晒出后,大量的动物和鱼类可以用盐来储存。

我需要稻谷,王正对自己说。碳水化合物是必须的。

王正邀请卡伊姆和自己出海做一次远航。他用自己的帆艇和那艘双体独木舟跟随,装了大量椰子、腌制的鱼和动物、块茎。带着十几个水手和矮人族武士,携带弓箭,自然是有毒的那种。

他决定向马来半岛方向做一个拜访,寻找一些商品。

恩雅跟随他在帆艇上,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王正掌舵,前往甲米一带,如果找不到人烟,就继续往马六甲海峡方向行驶。

经过皮皮岛时绕了一圈,除了一些残骸,没有看到人家。恩雅说这里应该是有潮人部落的,可能在海啸中消失了。

就离开前往甲米。

在三个人相处时,王正要求恩雅穿上衣服,他不想卡伊姆的眼光扫过恩雅的裸体。虽然老人的眼神尽量收敛,看不出什么欲望。想到六百多年前穆圣在他这个年龄时还娶幼女为妻,作为一个现代人,王正的占有欲和羞耻感自然而然的浮现。

恩雅虽然不习惯,但她的意志力超过了身体短期的不适应。因为她觉得既然神使和这个未知国度的长者都穿着衣服,这就是一种部落上层的标志。

王正的船上不可能有裙子给她穿,找了条T恤和沙滩裤给她。王正的身高与恩雅矮小的身体相差太远,所以恩雅穿他的衣服裤子就像连体裙一样,蓬松的裤脚到了小腿肚子这里,T恤衫下摆也盖住了大腿,倒是别有风味。

恩雅就立即有了现代女孩的味道,王正轻微的迷茫了一会儿。

甲米的岸边有潮人的部落。他们驾驶着简陋的小船在案板捕鱼,小孩子们在水里嬉戏,他们用一种近似于鱼的游泳方法,迅速的游来游去。

恩雅的穿着非常令当地人震惊,但发出的声音却是很熟悉的。尽管有微妙的口音差别,王正是听不出来,当地人马上就听出来了,这是来自岛那边的潮人。

当地潮人的女祭司坐了一首独木舟过来和恩雅交谈。恩雅不时指着令她惊讶的大船和王正对说什么。女祭司神色不定,既没有摇头也没有点头。

王正明白恩雅过于急躁了,想要兼并这个部落进入新的宗教体系和部落联盟。他此次的航行目的不在于此。

他过去和女祭司交谈。他的身高和本身在船上居高临下,让对方的女祭司有很大的压力,驾船的小伙子紧张不安,紧握住船桨,似乎想要马上离开。

“这是我们捕获的鱼。”王正让自己穿上的水手去搬了一条大鱼过来。当地潮人也能捕到大鱼,但没有这么大的。

于是独木舟上的水手结结巴巴的问是怎么捕捉的。

王正的水手们快速的交谈,手舞足蹈的比划,对方不断插几句话询问。

交流过后,王正问:“我们寻找一种粮食。”他形容稻米的样子。对方迅速的理解了,因为女祭司对着岸边喊了几嗓子。过了一会儿岸边又划来一艘独木舟。

舟上的人拿来一个黑土罐,里面一些长长的稻米,没错,就是稻米,和后世的泰国米样子差别不大,颗粒小了很多。

王正问那里来的?难道是潮人自己种的?不可能阿。

当地潮人女祭司解释说,前不久有些内陆人,过来换鱼,用了一小袋子这个食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