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两支队伍依依惜别了,临行前,李承训将三套弓箭给了李承基他们,此去北上不远处就是外边墙,过了外边墙就是茫茫大草原,什么凶险危机都有可能遇到。

令李承训没有想到的是,李承基这一去就是音信渺渺,多年之后二人才得再次相见。

将视线转向东边。

代州到蔚州的驿道上,一支小队伍正不紧不慢地走着,八匹马,一辆马车。

八个骑士都做健仆打扮,弓箭、横刀齐备,前后各四个,将那辆马车围在中间。

不过如果你仔细看的话,就觉得有些奇怪了,赶马车的那个偏作书生打扮,一声浅蓝色的丝绸外袍,同样浅蓝色的唐巾,两个软翅随着马车的颠簸一动一动的,那人一张棱角分明的国字脸,粗眉大眼,身体粗壮,乍一看,不想一个书生,分明是个武夫。

那“书生”手里捧着一本书正津津有味地看着。

过了一会儿,马车的前帘打开了,露出一个健仆打扮的少年,“唉,我说悲风大哥,我俩还是换换吧,这马车不透气,还颠的厉害,我可不想再坐了”

那书生打扮的人正是三路北上“大军”中最东的一路的头领——横刀都私下里都叫“糙书生秋悲风”。

只见他伸了伸懒腰,,转头板着脸对那少年健仆说:“怜儿,这才多大一会儿,你就忍不住了,大人时常不是说过嘛,要静气,静气”

那少年名叫李继基,今年刚十七岁,是横刀都里年龄最小的,以前跟着王存章在李晟基面前鞍前马后地伺候着,后来也跟着横刀都训练,对于像王存章、李继基这类贴身伺候的“勤务兵”,李晟基也没抱多大希望,也就是跟着练,成绩也没多做要求。

那少年叫原本叫姚怜儿,是姚珂从山下捡来的孤儿,刚捡回来时才三四岁,还不会说话,自己的父母是谁,家住在哪里均不知晓,姚珂见他可怜,就给他取名姚怜儿。

没想到的是,“勤务兵”中年龄最小,身体也看似最弱的姚怜儿,跟着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刚开始也跟不上,不过后来在大鱼大肉的供应下,加上他又是正长身体的年纪,身形蹿得很快,比以前健壮多了,后续的训练也慢慢跟上来了,最后竟然顺利“毕业”了,不过个头与横刀都其他士兵相比还是不高,又生的清秀,横刀都的人平日里见了还是一口一口“怜儿”地叫着。

跟了李晟基之后,李晟基见他年纪小,人又聪明,日常的训练、培养就格外上心一些,还亲自给他取名李继基——这可是承天军头一份,消息传出之后,整个承天军那个羡慕嫉妒恨啊,这里就不必细提了。

秋悲风拗不过李继基,“要不一起在前面坐吧”,“驭夫”的位置还很宽敞。

“好咧”,李继基跨出马车,一把接过缰绳,这下刚好,秋悲风可以专心看书了。

这次北上,秋悲风其实也有小算盘。

他家原本姓高,世为高门大族,武周时代家里犯了罪,被武皇强改姓虬,发配到边地妫州,后来在中宗时代平反了,虬家也没再改成高姓,而是改成了与虬音相近的秋姓。

说起来他们家与北齐高欢家还有些瓜葛,与现今昭义节度使高兴周也有七拐八弯的亲戚关系。

这次北上,秋悲风化装成回老家探亲的官人,李继基扮成书童,其他人扮成跟随保护的健仆,反正李晟基给他准备的文书也是平定州录事参军,一个文官的身份。

妫州他是不准备去了,自己双亲虽然早就去世了,家里还有一个小叔,不过一想到小婶以前对他的横眉冷眼,这个家他可是不想回了。

一路上,他这一队普通的招募倒做了不少,也颇有成效,但与他刚上路时的盘算却相去甚远。

他是个聪明人,眼下李晟基的势力愈发强盛,武将不缺,文官缺的厉害,不然像欧阳浩、季无忧这样文人出身的人也不会受到这么大的重视。

所以此次北上,秋悲风打定主意想帮李晟基多招揽一些文人或世家子弟。不过一路走来,别说世家子弟了,落魄文人也没见到几个,更别说招揽了,想到这里,秋悲风不禁暗自忧心,书也看不进去了,扔下书本,站在马车上背手而立。

“秋大哥,你又开始悲秋风啦?”,一边的李继基见状调笑道。

“去去去”,秋悲风一甩袖子,继续背手而立。

时下接近中秋,代北的天气已经有些凉意了,一阵西风吹过来,秋悲风也不禁缩了一下脖子,此处已接近飞狐道的平型岭了,趁天还没黑,赶紧找一处住处才是正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