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吴之屏身为福建巡抚,自然也有自己的情报渠道,滞后朱聿键小半天的功夫,他也得到了消息。
高家军再一次令他深感意外,不免都让他点迷糊了,到底是高家军太强,还是郑军太过名副其实?
算下来,郑军已经在高家军面前连吃了三次大败仗。
第一次,梁立四千兵覆灭,第二次,施福三千兵马大败溃输,第三次更狠,郑家虎将郑芝豹近千人马,被打的只剩一千人。
前前后后郑家陆师已经被打没了一万五千人,抛开郑家水师实力还未受损,光就陆师而言,少说也折损进去小半了。
毫无疑问,短时间内,郑家是不可能兴兵与高家军作战了。
想到这,吴之屏兴奋之余,又不免有些担忧起来。
高家军能制衡郑家,是他乐意见到的事,但问题是这一刻来的太快了,快的让人没有丝毫的心里准备。高家军的强势崛起已无人能挡,郑家不尊诏令,那高家军呢?
不知道为什么,吴之屏总是对高羽非常警惕,尽管双方素未谋面,甚至双方往来都是通过师爷魏本善。
想到这,吴之屏叹了一口气,摇摇头,不管怎么样,高家军能制衡郑家都是一件好事,双方互相制衡,才有唐王殿下主政的空间。
至少唐王下诏的时候高羽是应了诏的,没有再主动挑起战火,并且退出了永春和南安地界,重新爆发大战是郑家大张旗鼓进攻高家军。
在这一点上,高羽的表现相比于郑家,要好得多的。
“备马车,本抚要觐见唐王殿下。”吴之屏立刻对家丁吩咐道。
此前调停不成,是郑家没被打服,这一次可由不得他们了,唐王居中调停,既能让闽中局势放缓下来,也能增强唐王权威,时机已经成熟。
第五天,等一切尘埃落地,事实的细节全部被众人所知之后,高羽上表n郑芝龙,斥其不尊诏令,在高家军退让之时大举兴兵,高家军rnrn,再次反击,请求唐王削其伯爵之位,并给予高家军三百万两白银的赔偿,若是不给,高家军将亲自去南安取。
郑芝龙自然要胡搅蛮缠一番,上表反n高羽掳掠泉州,致十万百姓家破人亡,民怨沸腾,郑芝豹进军,是顺应军心士气之举,请求唐王下诏令其返还所掳掠的财务,以叛臣贼子之名,将其索拿。
在这样的背景下,唐王议政厅每天的廷议都是口水乱飚,吴之屏代表高羽,郑芝龙代表郑家,双方吵成一团。
原本吴之屏势单力孤,口水战是战不过郑家的,但郑芝龙不尊诏令,引发了许多官员的不满,特别是刚刚南下,并不属于福建本地的中间派官员,他们对于地头蛇郑家,天然不喜。
当然不光郑芝龙,所有的兵头他们都是不喜的,明末兵头跋扈,他们深有体会,其中也包括高羽。
只不过高羽这一次做的有理有据有节,至少在表面上挑不出什么毛病,这让一些中间派倒向了吴之屏,没倒向他的也暗中给郑家使绊子,令吴之屏声势一振,在廷议上与郑家战了个旗鼓相当。
当然,本质上说,军事上的胜利必然会引发政治上的变化。
高家军强势崛起,就会有些人借势获取利益,这与什么良心、正直之类的,其实没多大关系。
这种口水战,高羽自然没有任何兴趣,都交给了老爹去处理。
表面上这是口水战,但实际上就是互相探查底线,准备议和的前奏。
郑家陆师元气大伤,急需时间调整,高家军鲸吞了一大笔资源,也需要时间消化。双方都在为下一次更大的冲突做准备,不论是口水战也好,议和也罢,实际上都是虚的。
唯有实力,才是硬邦邦的。
得到足够的资源后,高羽正式夯实自己的霸业基础。
首先是生产方面,将原有的工堡扩大一倍,将在尤溪河下游水力充足的地方,形成规模的制造中心。
数百名工匠全部送到那里去,并把大田的苏青松调过来主持,将兴建和扩大钢坊、炮坊、火铳坊、冷兵器坊、水力机械坊、衣甲坊、坊等等,除了造船业以外,郑家有的高家军也要有。
大田县政务和铜铁矿挖掘事宜,则交给大田县县丞何守志接掌,他是苏青松推荐的。
第二是军事上。
高羽权衡一切之后,决定将高家军正兵扩充到六千人,分成三个营,每营两千人,营官称为千总,规制完全参照原先的正兵队。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