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羽点点头,明朝最好的铁产自福建,因为闽地铁矿多,木材好,用的是木炭冶铁,相比于湖广和山西河南用煤冶铁,木炭不会带入煤中含量非常高的硫,而硫是一种非常有害的元素,所以闽铁的质量要高出其它地方。

最好的钢产自苏州,明末苏州已经诞生了成规模的手工艺,那里对上好的钢材有非常大的需求,这就催生了一批手艺精湛的炒钢工坊,出产整个华夏,甚至整个东半球最好的钢。

闽铁苏钢,是这个时代钢铁工业最高水平的代表。

然而在高羽看来,苏钢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钢,因为它不是液态钢。

苏钢的制作用的是古老的炒钢法,所谓炒钢,就是用熟铁和生铁同时放入火炉中,炒至半熔融状态,让熟铁去中和生铁中的炭,降低碳含量,成为合适的钢材。但这并不能去除钢中多余的杂质,本质上,它还是一种固态的粗钢,还需要不断的锻打,才能除掉一部分杂质,而且只是一部分。和后世的真正的钢材不是一个概念,后世真正的钢,是液态钢。

在铁水中吹入氧气,焚烧钢中的杂质,降低碳含量;加上钢水流动性好,就算烧不掉滤不掉的杂质,也会因为密度不同而出现分层,重的沉底,轻的上浮形成钢渣,浇铸的时候掐头去尾,就能将不好的那部分剔除,留下精炼钢。

固态钢和液态钢的区别,就好比冰和水。

冰里面的杂质是无法去除的,而水可以过滤,还可以加入一些特别的合金元素,变成合金钢。

就比如说,镍。

炮钢就是在刚才里面加入了镍,当然也不只是镍,只是高羽只记得了镍。

高羽觉的,如果自己能把液态钢炼出来,钻杆甩动的问题,应该就能解决了。只要钻杆不甩动,那就可以用畜力,用水力代替人力,产量必然会大幅度提高。

只是问题是,炼制液态钢也是一个巨大的技术难点。

为了确定,高羽问道:“王大匠,假设这根钻杆在转动的时候不会跳动,那么钻磨的时候只要对准了,就可以一钻到底?”

王铁山沉吟了一下,点点头:“应该是这样,钻杆甩动会让孔偏歪,所以需要经验和眼力,否则不会那么耗时耗力。”

高羽点点头,这就成了。

铳杆制作的任督二脉,就在于那根小小的,细细长长的钻杆。

不解决它,说什么都白搭。

……

之后又呆了一阵,高羽便去了炮匠陈老根那里,他要将两门废炮重铸,这几天正带人建造熔炉。

熔炉相对于冶铁的平炉要简化许多,说的简单点,就是一个套炉,炉子里面装满燃料,然后放入装铁的“内胆”,盖上炉盖吹风点火加热。

这种模式哪怕到后世,其实也没有本质的改变,不同的是,后世的能源变了。不再烧煤烧炭,而是改成了气、电弧、涡流等等,再升级一下加料系统,鼓风系统,温度控制系统,散热系统,基本就这么个意思。

当然,这只是说起来简单,但实际上做起来处处都是细节。

一个工匠的水平高低,就是看对细节的把握,一点点的差错,轻则损失材料,重则伤人都有可能。学徒没有数年甚至十数年的学习,是不可能成为大匠的。

陈老根的这个熔炉已经快进行到快一半了,用作炉衬的砖已经全部砌好,他的两个儿子正均匀的在砖头缝隙涂抹高岭土填充。

等全部完工之后,将整个炉子烧一遍,让高岭土成陶状,如果裂开或者遗漏,还要重新再补,再烧,一直到整个炉膛成为一个整体才行。

“内胆”则是一个大号的坩埚,建造比炉膛更加讲究,也一样需要不停的涂抹,烧制,直到成为一个整体为止。

高羽估算了一下,这个熔炉恐怕还得一个星期才能成功,建造只是基础,后面的烘烤也很费时间。

见此,高羽没打扰陈老根,转身离去;心里一直盘算着,自己怎么样才能把液态钢给炼出来。

“坩……埚?”

高羽猛的怔住了,顿了顿,他突然重重的一拍脑门。

液态钢的鼻祖——坩埚炼钢法!

怎么把这茬给忘了!

坩埚坩埚,刚才自己念叨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就有点感觉,这才将猛然间想起。

于是,都回到家门口的他,又撒腿往陈老根那里狂跑。

有办法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