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这个疑点,原敖想到了以前没去细想的一些事情。

武关防线上有七座关隘,最为险要武关扼守两国间的通路,也能沟通其他关隘,是绝对的中枢。

这一年,纠国攻城数十次,虽然来势凶猛,但总是无功而返,干脆在防线外屯垦。也许这能解释成纠国兵力分散,不能集中力量尽快攻破一点,可是这一点,纠国的君主谋臣想不到,精于兵法的白起嬴湛等旷世名将,难道也想不到吗?

武关防守得太过容易了。

容易得有些反常。

如果纠国的目的不是尽快破城,他们又有什么目的?

原敖沿着城墙踱步,思绪随着目光向远处的纠国军营延伸。

没有头绪。

完全没有头绪。

原敖需要更多的信息。

灵光一闪。

信息?

仿佛拨云见日,原敖突然明白了那种无处不在令人窒息的压抑感从何而来。

就像一个本来很正常的人,被蒙住了眼耳口鼻,失去了一切感知信息的渠道,只能徒劳地在黑暗中挣扎。

原敖不知不觉间已经失去了大部分的信息来源,杯莫停的出现,就像是让蒙眼的人感受到了光。

因为他带来了信息。

斥候和哨骑已经很少带回有用的情报了,除了在附近侦察围攻武关的纠国军队动向的,稍微走远一点的斥候都是有去无回,更不用说和其他关隘互相传信。原敖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些斥候是被纠国的哨骑截杀了,从没想到这有可能是纠国蒙住他的眼一种手段。

而派往荆都陈述守城状况的信使,从来也只能带回“已阅”的回复和言词空洞的褒扬,至于整个战局的情况,原敖作为武关防线关键一环的主持者,居然知之甚少。

南淮军务大部分由向父偃统管,原敖的报告当然也由他审阅和批复,但是细想起来,向父偃也从来没有提供过什么重要的信息。

上阳关的急报和向父偃行军途中的异动,如果不是杯莫停提及,原敖恐怕也不会得到任何消息。

如果向父偃……也想蒙住原敖的眼睛呢?

不可能。原敖从心底里极度排斥这个想法。

向氏世代为南淮军队效力,百年战功彪炳史册,南淮国主对向氏信任备至,大胆放开军权,向父偃作为南淮老将,数十年来兢兢业业,为南淮练兵备战巩固国防,却从来不居功自傲,而是愈发谦恭谨慎,他更是善于发掘和指点新秀,连原敖都受过他的提携之恩。

如果向氏都靠不住,南淮还能依靠谁?

月华无声地照在漆黑的墙砖上,映出清冷的辉光。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