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祭祀,群山间到处都是鞭炮声响。父母在大湾干活,周围也在大弯放牛,顺便帮父母做一点简单的事。

杨阳说:“现在蕨菜出来了,你去找一下,摘点蕨菜回去炒来吃。”

周围说:“好的。”

在林地与土地相交的地方,为了防止木树太过茂密而挡住了阳光,使得庄稼生长受到影响。村民大多数会砍出两三米宽的空地出来,但凡长有草木就砍掉背回家做柴,使得这一片区域长年只生长蕨类植物。

每年清明时节,正是蕨类植物发出嫩芽的时候,某些科属的嫩芽可以食用,便成了村民口中的蕨菜。又按外观分为蕨菜和野蕨菜两种类型,一般的蕨菜拿回家过水后就可以直接炒来食用,而野蕨菜需要繁复的加工。

周围喜欢摘野蕨菜,野蕨菜炒腊肉是他最喜欢的一道菜。

放下手里的活,周围向着坡上跑去,蕨菜虽然已经被人摘过了,但新发的也不在少数,很快小手就捏不住了。周围将衣服扯了起来,形成一个兜形,放在衣服里,很快衣服也放不下了,就跑着回来,放在母亲的背篼里。

杨阳见周围摘了不少,说:“慢点,少摘点,够吃就行了,摘多了也吃不完。”

周围再次上坡就重点摘野蕨菜,因为野蕨菜经过加工晒干后,可以存放到过年的时候,再拿出来炒腊肉,就是一道美味。

野蕨菜有一层网状物,很多人都认为这种菜不能吃。在皂荚树组,因为汪氏一族常年研究野菜的做法,在收集资料后,才研究出了独道的做法,也在皂荚树组里推广开来。但很多人在摘蕨菜的时候也不摘野蕨菜,因为数量并不多,加工也麻烦。

周围沿着山坡一直采摘,在从大弯这头转到了陈家坪后面的。

到了午饭时间,杨阳先收拾东西回家做饭,向周围喊道:“摘差不多了就回来,我先回去了。”

周围听到母亲的呼喊,看自己收拾得差不多,便回应说:“好的。”直接从陈家坪后面回家。

周围到家时,杨阳还未回来,便在屋檐下收拾起野蕨菜。

第一道工序就是将野蕨菜上的网状物撕去,然后把主干以外的叶羽和绒毛去掉。

刚好处理完,母亲就回来了,打开房门,周围马上就去升火。

杨阳说:“先把饭煮起来,再来卤蕨菜。”卤,在皂荚树的意思就是过水。可以去掉蕨菜中的苦味和毒素。

周围说:“嗯。”

杨阳向锅里加了水,便去淘米。米一下锅,接着就去准备将要炒的菜。

饭好后,直接铲起舀到铝锅里。

接下来自然就是烧水卤蕨菜,蕨菜因为要炒来吃,便先卤了起来放进凉水里,野蕨菜随后卤起来放进了簸箕里。

杨阳去切菜。周围便在簸箕里对野蕨菜进行二次加工,就是用手搓,把一根根的野蕨菜搓成卷曲状。硬直的粗纤维似乎也搓软了,在吃的时候就有更好的口感!

搓完这后,周围拿了一个背篼放在院坝,再把簸箕放在背篼上,等着太阳把野蕨菜晒干。

这就是不是一天能完成的事了!

等周围做好,杨阳的菜也炒好了。

杨阳说:“去看你爸怎么还没回来,每次吃饭都像请老人一样,要喊!”

周围一溜烟跑出屋,就向坡上跑去。

路上并没有看到父亲,坡上的地里也没有。

周围没有走到土里,只是隔得远远的,因为没有看到,便开始嘶喊:“爸、爸……”

喊了两声并没有人回应,周围继续呐喊。

另一块土里的汪世杰听到周围的呼喊,说:“刚才才听到你老头在唱歌,肯定在哪个树脚休息。”

周围说:“哦,爸,吃饭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