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城”原是已灭隋朝的都城,如今已尽收“唐王府”囊中。“唐王”李渊进驻之后,将“大兴”改为“长安”,乃是旨在表达其“大唐国”将“长治久安”之愿景。
大业十二年七月,离开大兴城许久的隋朝皇帝隋炀帝杨广,却完全没有返回他的皇城的打算,而是带着一众妃嫔百官,从洛阳,又游幸至江都。次年五月,“唐王”于太原起兵,仅数月时间便攻下了这“无主之城”大兴。而第三年的四月,杨广便死于“许王”宇文化及之手。然隋朝在覆灭之前,天下已然大乱。
且说此前杨广之父隋文帝杨坚,曾颁布诏令:务必将“大兴城”修扩至他本人满意为止。“唐王府”攻下大兴之后,便自然而然地占据了这一“地利人和”的宝地。坚固的城防、繁华的都市,让许多番王诸侯均对长安城垂涎不已。而诸如梁师都、朱灿等一方霸主,俱都对当初未来得及对大兴城“出手”,而追悔莫及。这也使得李唐在众“王府势力”的“仇恨簿”上,又多加了一笔。
长安城由外郭城、皇城及宫城三部分组成。外郭城的每一扇城门外,均挖掘出数丈乃至十数丈宽的沟壑,或灌以流水,或埋以陷阱,与四丈高的城墙相辅相成,守护着城内的君臣百姓。时逢乱世,李渊下令:将城外野山荒田中的野畜、粮食、草料等有用之物定时收缴,全部汇入城中。
城内格局纵横有序、方正划一。间或有巡防的卫士,穿梭于大街小巷,维持着坊间的秩序。各大小街市商行之间的交易往来,自有法度。
由“大兴宫”更名为“太极宫”的宫城,东西八百余丈,南北四百五丈,其内开凿的人工湖数以千计,引长安城外的水源而注。假山怪石、回廊朱亭,应有尽有,更搭建起祭祀天台及数座宗庙所。宫城内每一处雕绘的图案壁画,均是经由风水先生或神匠大师精心设计所致。
“紫宸殿”是宫城中用于议事的大殿之一。不同于“太极殿”等大朝之所,日常闲杂事务或隐秘之事,“唐王”李渊多半会选择在“紫宸殿”与亲近的臣属商讨。“紫宸殿”的布局,少了几分肃穆之感,多了几许亲和之气。整座殿堂三进三出,由白玉石阶环绕围建的三座宏伟的阁楼组成。前堂乃是议事厅,后两处楼宇则是憩息所。
此时已是深夜,殿内却灯火通明。李渊、其夫人窦氏以及几个皇亲国戚、亲信大臣正聚集在大殿之中。他们商议的,不是别事,正是那“赏剑大会”的举办之事。
“众位卿家,此事当如何应对?”李渊沉声问道。
“紫宸殿”的帝座只设三级台阶,拉近了皇帝与立于台下的群臣的距离。阶上的龙椅亦非耀眼夺目的黄金打造,而是由雕刻了云龙图纹的千年紫檀木所制,雍容贵气中又不失雅致祥和。李渊的座位旁,加放了一张“飞凤椅”,其上正坐着皇后窦氏。
已过中年的李渊,虽说尽显岁月风霜,但他平日里很注重养生之道。别人若是到了他这个年纪,只怕已是满脸皱纹,但他的一张面皮上,也只不过才找着几条稀疏的纹路罢了。而此刻这张保养得很好的脸,却是布满了愁云。
殿堂内分等级官阶分别站立着: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宰相裴寂、太子中允王珪、刘文静和李靖。
李建成及李世民为“唐王”李渊的长子及次子,其二人均乃人中之龙,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等各方面,皆具万中无一之才能。而裴寂高居“唐王府”的宰相之职,李渊对其很是信任。王珪虽官职不高,却因其聪颖决断而深得李建成乃至李渊的器重。刘文静则原与裴寂同阶,近期却因故被削了官职,然能力威信尚在,此次李渊将他一并宣来,令在场之人颇有些意外。而至于那李靖,却只不过是秦王李世民帐下的小小幕僚,其官阶甚至还不如自己的儿子。然由于李靖与“唐王府国定钦使”黄伊榕师徒关系极为密切,故而一些军机大事,他因这层“特殊身份”也时有参与。
“卓君宫号称武林中的名门正派,为何会行此不智之举?”裴寂踏前一步,抱拳躬身,道:“陛下,那苍夜妖妇是否告知为何要我大唐国办这赏剑大会?”
李渊摇了摇头,“我国虽有意昭告天下夺得龙瀛剑,然此公告尚未发出。苍夜必是事先得知,才有此举。李爱卿,龙瀛之事原是经高人点拨,由你传达于朕,如今走漏风声,此事须彻查到底!”他凌厉的目光扫过台下众人,似是要将每个人都看进心里。相比苍夜的目的,更让他警惕的是:他“大唐国”军事机密被外泄之事!
站立在最末位的李靖闻言,赶忙躬身行礼,郑重地道:“李靖谨遵圣命!”
如黄伊榕所言:“唐王府”欲告天下得“龙瀛”之事,是她的师父给李渊的指点。而此条计谋的传递之人,便是与黄伊榕师徒相熟识的李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