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凉风习习,舒州城中的大街上,行人逐渐少了许多。倒不是人们都不愿意趁着夜色出来乘凉,而是因为舒州的宵禁很早,通常在亥时前,更夫便会从舒州府衙出发,沿着那条年年翻修的青石大道,往舒州城的每条街道去敲锣打更,即是提醒也是警告,与此同时,折冲府当晚值守的府兵,也会入驻城中,待到五更方会回营。
而今晚负责值守的,还是薛开。
倒不是这位游击将军尽忠职守,喜欢连着半个月天天巡逻,而是舒州兵马司在吴大人有意无意的打压下,不止没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可以掌控大局的折冲都尉,连左右果毅都尉都只补了一个陈扩,好巧不巧还死在了前夜:月黑风高,尸首两端,在一生戎马的薛开看来,着实可悲地很。
薛开踩着马镫,另一只脚却始终没翻过马背。
午后约莫寅时,他曾去过陈扩家中,送去了折冲府的抚恤,这种事情他过往在边关做过无数次,可这次偏好像有哪里不一样,自从回来后,陈家那些白幡布和那些恼人的哭闹,就像细针一样藏在他的盔甲中,时刻让他不得安宁。
薛开下了马,远望舒州城,决定步行入城。
舒州城城高池深,是江南之最,一半是因为开国之时,舒州城作为从金陵到东海的最后一座咽喉,被屡次大修加固,另一半则是因为吴敬仲出于种种思量而进行的无数次修缮。当薛开牵着马从舒州城门下走过时,他总会想起那场蔓延南方的血战,那场奠定帝国基业的大战,史书记载,那一年舒州城下“尸横遍野,草木噤声”。
今夜,这种情绪更加浓郁,薛开走过城门洞,明光重铠随着他的脚步发出甲片碰撞的哐当声,一步一声,这是多年前北方浮屠军的特色,重甲阔剑,可比十骑。但浮屠军给他带来的冷静思考的能力,仿佛随着日间的太阳一并消失了,薛开走到一半,心中莫名悸动,下意识抬头看去,除却青苔和千斤的封门石以外,别无他物。
但不安仍未散去,薛开沉着脸,大步入城,腰间的长剑则被取下握在手里。
这种感觉,在他离开城门,进入城中以后,才逐渐消失。
而当他入城以后,城门洞的暗影出,浮现出一个瘦削身影,虽蒙着脸,但身上的黑衣和领口的云纹却还是揭开了他的身份:缉律司。
这位藏身术高明到薛开只能靠直觉猜测的捕快,此时双眼中带着一丝冷漠,他从高处轻轻跃下,沿着墙角来到一处角落里,悄无声息地窜上城墙,登上城楼最高处。
两排守军沿着城楼站得齐整,对此却毫无发觉。
月光下,舒州城一片寂静,唯有折冲府像兵蚁一般在街道上游走,保卫着这座城市。
他转过身去,目光聚焦在一座三层小楼上,眼神复杂,带着一丝戒备。
一只洁白如雪的雀儿扑棱着翅膀朝他飞来,那是缉律司赖以传递消息的雪雀。他伸出手去,雪雀稳稳停在他手臂上,啄了啄翅膀,又摇了摇脑袋。
倘若郑开明在此,说不得会和他打个招呼——缉律司云纹捕快,楚萍。
楚萍坐在城楼屋脊上,挥挥手,手臂上的雪雀又啄了啄翅膀,然后朝着太守府的方向飞去,飞过那座三层小楼时,街道上几处黑影掠过,旋即消失不见。
雪雀飞过舒州城中千百户人家的屋顶,唤醒了许多人。随着它飞过,仿佛有一颗石子落在黑夜中,泛起一圈涟漪,但很快又归于平静。
太守府的书房仍旧安静,烛火因窗外吹进来的晚风而微微摇晃,连带着吴敬仲的影子也摇摆不定。杜无临背着手站在打开的窗边,忽的耳朵一动,伸出一只手指去,雪雀便稳稳落在上头。
他的手指瘦削,像根枯枝,瞧着一折便断,可雪雀锋锐的爪子却不能伤到他分毫。
吴敬仲站在书桌后,细细运笔描摹。这位享誉画坛的名宿,早年好画景,中年则转为画人,及至今时则常画仙佛,世人称赞他“笔如山泉,细腻无声”,也有人讥讽他是“画人不画骨,画仙反近邪”,只不过后者多是言官指摘他为政无德,倒不是真的说他画的差。
单就他此时画的这幅骑鹤图而言,背剑仙人衣角飘摇,似要乘风而去,黄鹤身姿优美,栩栩如生。
窗前的杜无临走近书桌,随手从笔架上拔出一根琉璃管的狼毫笔,用笔尖逗着雪雀,瞥一眼桌上的画,称赞了一声:“吴大人画工倒是了得。”
吴敬仲倒是对这声称赞没什么反应,认真地画完最后一笔,却不署名不盖章,只静静看着这幅画,眼神平静,片刻后,吴敬仲拎着这幅墨迹尚未干的作品,将它对折数次,然后放在了青铜烛台上方。
青铜宫娥捧玉盘,玉盘上却多了一个火团。
“可惜可惜,”杜无临低声笑着道:“这一幅若是卖出去,至少三百两。”
吴敬仲抖了抖手腕,以便火烧的更旺,“有形无意,满是匠气,传出去丢我的人。”
“所以说你们这些读书人,真是虚伪。”杜无临用狼毫笔梳了梳雪雀的羽毛,语气悠然:“不过我倒是好奇了,当初你以一副京畿山水图呈圣时,大家可纷纷夸你是妙笔生花,全无匠气,怎么越活越回去了?”
吴敬仲看着烧到半截的画,神色平静,“与你无关。”
“好好好,与我无关,”杜无临笑着拨了拨雪雀的嘴,不再拿这位昔日的长安城黄门郎说事,转而道:“舒州城中已经布置妥当,尤其是聚宝楼和彭家,除却原先的暗桩外,又插了数十个青章过去,包括暗市周遭,彭余亥在聚宝楼外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眼皮子底下。”
“聚宝楼外?”吴敬仲似乎对这句话很是不满,“合起门来,他彭余亥便不是朝廷子民了么?”
“行了行了我的吴大人,”杜无临像只老枭一样笑了笑,手上的雪雀身子一抖,把头缩到了翅膀里,“你在我这儿就别摆什么朝廷的架子了。聚宝楼这种地方,犯了事也得兵部三司管,不犯事,你和我都拿他没办法,何况人家好歹每个月的供奉没少给不是?”
吴敬仲不去接他的话,只冷声道:“顾红林和郑开明二人若是要重回舒州城,唯一的办法就是托聚宝楼的门路。彭余亥半商半匪,绿林背景颇深,顾红林和这等人是一丘之貉,前几天舒州城那场莫名其妙的大火,我看和彭余亥也脱不了干系。”
“不好说,不好说,”杜无临想起舒州城牢狱的那场大火,眼神也是冷了几分,“只不过吴大人,顾、郑二人都不是蠢到不可救药,他们回来做什么,该跑的远远的才是吧。”
吴敬仲将烧到末端,快要触及指尖的画丢到脚下,拍了拍掌心的灰,面容上浮现出一丝嘲弄:“顾红林的朋友死在你手里,他请穆修己出山的事情也成了泡影,万事皆休,四海通缉令下,他唯一能做的事情,不过是匹夫一怒罢了。”
杜无临将匹夫这两个字念了几次,竟露出一丝赞同来,随即皮笑肉不笑地把那只狼毫笔按回笔架,提醒他:“可郑开明却是个有本事的,他不一定会这样做。他行事严谨,素来不做没把握的事,顾红林是匹夫,他却不是。”
吴敬仲冷笑一声,“从他放走顾红林,血战天柱峰,残杀陈扩的时候开始,他就已经是个匹夫了。何况他来不来无所谓,顾红林身上有牵涉我们两个的东西,郑开明可没有。他也毫不清楚当初的事情。”
杜无临看向窗外,手指上的雪雀也把脑袋伸出来看向外头,振翅欲飞之际,却被杜无临压住翅膀。
“莫急,不到时候。”
——
聚宝楼矗立在舒州城门以东第三条大街的末端,像一根刺扎在吴敬仲眼睛里的同时,也坐落在了舒州城最热闹的集市旁,当白日里的喧闹散去后,这座小楼也会闭门谢客,只有三楼那一扇窗户里的灯光,是永远不熄的。
舒州城也有不安分的下九流,也有迷了路的,也有无家可归的,对于这些生活在边缘的人们而言,三楼的烛火无疑更珍贵,因为只要这道光不灭,舒州城里的动荡就会始终保持在一个合适的幅度,舒州城那座日日煮粥分粮的善堂也不会关门大吉。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