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这日天还是漆黑的时候阿若就起身了成了侧福晋不能像去年那般关上门来叫两桌酒菜就当过年,只能按规矩来老老实实跟着进宫去。
其实阿若不怎么想这时候进宫,按照历史进程自己还不如坐等四爷登基,那时候再进宫好歹还算自己家,现在进去就真的只是去给人请安的。
不过这话也只能心里想一想打死都不能说出口来,成了侧福晋算得上是天大的福气,几天前宋家还托人送了礼进来,捎进来的信很短全是贺喜的话。
两个孩子还小就不用跟着一起进宫阿若一再嘱咐邵嬷嬷与刚从前院过来的成嬷嬷,念叨得邵嬷嬷让巧儿赶紧扶着阿若出门去才算完。
到正院的时候石氏已经在了,大过节的小姑娘穿了一身石榴红的衣裳,外头披了件银色镶灰狐皮子的披风端的是好一副娇俏模样。
可惜四爷身边坐着福晋左边下首有个阿若怀里还搂了一个没睡醒的弘晖且没工夫欣赏石格格的衣裳石氏就坐在阿若侧边阿若瞧着他光滑的脸心想石家额娘没舍得给她开脸,到了府里到底还是叫她自己给自己开了这贝勒府还真是个容不下孩子的地方。
后院里人少,就只有自己这个侧福晋领着格格侍妾给四爷福晋拜年。天天窝在小院里头不觉得这会儿阿若才第一次感受到侧福晋到底有什么不同。
给福晋请安的时候不用再跪行大礼,自称也从奴才成了妾身,总之就是让阿若从方方面面都能感受到从庶到侧这一字之差的区别有多大。
“好了,天寒地冻的就不多留你们了又是新一年了,希望各位顺顺当当本本分分的伺候好爷。”四福晋给的红封说的话都规规矩矩,没名分的侍妾们不知道有多久没见过四爷,与其说是来请安的不如说是来拿过节费的,有了年节的红封正月里的花耗多少能补贴一些。
只有石氏还低着头专门谢过了福晋四爷,这么冷的天儿也不知道她是怎么穿的衣裳,生是露出半截白皙的脖颈来,四爷顾着哄儿子没看见四福晋却是黑了脸。
“时候不早了,既是福晋说了就都回去吧。”儿子是叫不醒了四爷干脆一把抱起弘晖往外走,这一天还有得累,哪有功夫在这里跟她们磨嘴皮子。
阿若跟在福晋后面上了第二辆马车,这回跟着自己进宫去的还是巧儿和满儿,马车帘子为了挡风厚重得很,马车里的巧儿已经准备了容易下咽又不脏手得到吃食,阿若捏着点心连吃了好几个填饱了肚子才说不要了。
后世的故宫再是雄伟后头也还连着博物馆三个字,现在的皇城阿若下了马车抬头看了一眼就不自觉的打了个颤,不知道是刚下马车太冷还是那股子从心底窜出来的敬畏感在作祟。
长长的宫道没有肩舆就只能靠走的,到了岔道口四爷就带着弘晖往前殿去了。四爷走了之后布尔和回头看了一眼一路老实跟在后头没出声的阿若,招了招手让她走到自己身边来。
“待会儿到了娘娘那边自然些,去太后宫里的时候要是有人跟你攀谈别露怯,找些不咸不淡的话头就行。”阿若走在福晋身边扶着她错后半步,这些话都是四福晋衷心教授的阿若点点头老老实实都记下,总之就是又要不显眼又要不丢人呗。
永和宫里德妃已经都收拾妥当了,十四爷还没成亲所以也就婆媳两个和阿若在,德妃现在看大着肚子的儿媳妇怎么看怎么顺眼,这一年老四府里添了一儿一女,加上布尔和肚子里这个,德妃平日在宫里见着其他几个老冤家头都昂得比平时高一些。
“你说你这大着肚子就不用来得这么早了,外边冷吧赶紧抱个汤婆子暖暖,待会儿还得往太后娘娘那边去呢。”阿若看着亲亲热热的婆媳两个觉得果然还是要分开住才好,瞧瞧这亲近模样要是住一起那肯定就没这么好了。
在永和宫里坐了没多久就有奴才进来伺候着几个主子把披风袖筒再次穿戴好,“时候也不早了,咱们也慢慢往太后娘娘那儿去吧。”德妃这时候的装扮跟南巡路上不同,少了几分秀丽多了些端庄,是个货真价实的美妇人,许是保养得宜瞧着还真不像当奶奶的人。
到了太后宫门口阿若就陆续遇上了几个老熟人,五爷府里的刘氏哪怕闯了那么大的祸,还是叫五爷顺着四爷这回请封的风一起给刘氏也请了个侧福晋,代价就是刘氏的儿子正式改了玉牒到五福晋那儿去了。
孩子还小没带到前头去,五福晋叫嬷嬷抱着儿子走在刘氏前面脸上露出来的笑忍都忍不住。五福晋的阿玛是员外郎,虽品级不高但是有实职在身,嫁进皇家之后从没觉得自己比谁差过,唯有子嗣方面一直在妯娌之中抬不起头来。
这回五爷发了狠哪怕给刘氏请了侧福晋,也提前一步把刘氏的儿子改了玉牒,孩子还小只要是改了玉牒那就不怕养不亲近,自家那位爷们的脾性算是被自己摸透了,为人实在又穷讲究个公允,只要自己摸准了脉就算是没有恩宠又算的了什么呢。
刘氏跟在后面时不时的看看儿子,可惜小孩子忘性大,加上又不是刘氏亲自教养的,在嬷嬷怀里躲风一眼都没往她这边看。刘氏暗自叹气不敢在宫里摆出什么脸色来,看到阿若也只是点点头没说话。
成嫔来得晚一些,七爷府上福晋和侧福晋同宗都是纳喇氏的姑奶奶,可两人还真就毫无相似之处。七福晋长了张明艳动人的模样,纳喇侧福晋就生是被衬得像朵小百花,跟在成嫔身后不曾抬头。阿若偷偷看了几眼七福晋心想没想到这七爷的审美居然是吃小百花那一款的,就是可惜了七福晋个大美人。
年三十进宫来没什么别的要干就是四处磕头,阿若跪在福晋后头尽量忽略膝盖跪在故宫地砖上的刺痛放空脑袋,直到礼成后进了寿康宫坐下,太后宫里的火生得足,暖和好半天整个人才缓过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