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初年后的十年,天下有三分之二人口被疫病所感染,其中伤寒类疾病占七成。
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期间,处理公务闲暇时,就在太守府堂上坐诊,为百姓看病,救了许多黎民苍生的性命。
因此有这么一个典故,称行医为“坐堂”,许多医馆药铺也以“堂”命名。如《大宅门》中百草厅白家老号的原型,即今天享誉中外的“同仁堂”。
张仲景还有一部医书流传千古,名《伤寒杂病论》,分伤寒与杂病两部分,其中杂病篇也称《金匮要略》。
此书是张仲景一生行医经验之精华,是一部集大成的医学著作,记载了许多方剂,系统地分析了伤寒感热的原因症状,发展阶段及处理方法。
并创造性地确立了伤寒类疾病“六经”(即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与“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辩证论治原则理论,可谓继往开来,惠及后世。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术,后人尊称他为“医宗之圣”。
那么,何为圣?
张仲景又当不当得“医圣”的称号呢?
古人所推崇的圣人,标准还是很高的,并非什么人都能当得,仅仅有拔尖的专业水平,卓越的社会贡献还不够,还要有一颗仁者之心。
他们认为“圣(聖)人”以口耳传道授业,更重要的是有“土德”,即厚德载物,心系苍生。
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抛去张仲景的业务水平,他总是在为最底层的百姓谋生存,广积善因,不求回报,仅这一点就难能可贵。
张仲景曾给同行沈槐看病,据说这位沈槐也是一位医生,却没有子嗣,更不曾收徒,整天惆怅后继无人,忧患成疾。
张仲景给他开的药方很奇特,用五谷杂粮做成一斤重的药丸,涂上朱砂让病人一顿食用,但这东西怎么吃得下?
这可惹得沈大夫笑话,逢人便嘲笑张仲景,从来没听过用五谷杂粮做大药丸的!
他一心认为这事儿可笑,反而将自己心中的忧虑抛诸脑后。
于是,这位沈大夫的病就慢慢好了。
过了一段时间,张仲景来拜访他,便说:“恭喜先生气色渐佳,末学斗胆出此荒诞之方,只为纾解您的郁气。”
沈槐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惭愧。
张仲景又说:“我等行医,为给苍生祛病延年,我们这些末学后进都愿意请教先生的医术,您又何愁后继无人?”
沈槐听了很感动,从此把自己的全部医术传授给张仲景。
传说,张仲景卸任长沙太守时,正赶上隆冬腊月,寒风刺骨,雪花纷飞。
他见到许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蔽体,耳朵都被冻掉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于是,他寻了一些温补的药食同源之材,包在面皮里,制成驱寒的药膳方,并让弟子空地搭棚,架起大锅煮,然后施舍给沿路的挨饿受冻的百姓。
因为药膳形状像耳朵,又能防止耳朵冻伤,人们称之为“焦耳汤”,后来慢慢演化成我们今天过年都要吃的饺子。
如今,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饺子,种类和口味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的这种济世情怀。
时值春耕,本来是播种的季节,但因为当时战乱灾情,很多人流离失所而无法务农。华南的流民听说张仲景开设粥铺,纷纷来投奔。
当时官吏建议发放干粮。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