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烛镇,位于青石河中下游,地处青石河第一大弯内侧,因为河弯平缓,地势开阔,这才造就了临水而建的水烛镇。

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即是这座小镇的优势,但也是它的劣势。

因为临近河畔大弯,百姓多以捕鱼为业,所以此地盛产鱼虾螃蟹等水产,也是一座小型渡口,往来青石河的商旅船只,不少会在这里停靠歇脚,补充物质,也有一些商旅贵人慕名而来,只为品尝小镇的一种特有水产,开山鲫。

日近黄昏,天边点缀着绚丽的火烧云,碧绿的河水在夕阳的照映下,波光粼粼,极目之处,天边与河流好似连接在了一起,为蔚壮观。

师徒俩骑马翻过一座山坡,正好看到天水相接的一幕,同时也看见了坡下,静静屹立在河岸边的古色小镇,石墙青瓦,错落无序。

“哇,好美的景色呀。”梅花香勒住马头,眉开眼笑,停在坡顶观看河岸古镇的壮美风光。

苏阎轻咳了一声:“没文化,看为师即兴赋诗一首。”

梅花香顿时觉得大煞风景,翻白眼道:“就你?还即兴赋诗?可别把嗓门给憋坏咯。”

苏阎心气难平,暗道少瞧不起人了,自己可是熟读了唐诗三百首的。

他深吸了一口气,正要出口成篇,结果梅花香驾的一声,驭马冲向了山坡下的水烛镇,只留下一阵黄蒙蒙的灰尘。

“咳咳咳,”苏阎扇了扇鼻前的灰尘,然后明白了一个道理,就算你熟读唐诗三百首,也不一定能够装逼成功,这还得看对方是否赏脸,给不给你机会装逼,遇上梅花香这种不解风情的人,只怕这辈子都别想装逼成功了。

想到这里,苏阎无奈的摇了摇头,只能驭马向前追去。

古镇有两条主干道,纵横贯穿小镇的东西南北,东大街的入口,有一座高大的白石门楼,制式两门三柱,檐角下挂着两个大红灯笼,匾额上题有水烛镇三个大字。

像水烛镇这种偏僻乡镇,不设官职,多靠本地乡绅族老自治,包括维护治安,收缴赋税等等琐碎事。

门楼前有四个守门乡勇,是由本地人奉养的治安人员,连捕快衙役都不如,在东晋国的官职体系中根本不入流。

“入镇不得骑马!”

两个手持红缨枪的乡勇,看到两人骑马而来,赶紧向前阻拦。

“那就入乡随俗。”

苏阎和梅花香翻身下马,牵着马缰绳从门楼下走过,算是正式踏入了水烛镇的地界。

残阳如血,进了门楼不远,有个身穿灰布麻衣的男童,十一二岁的样子,提着一个竹篮子守在路旁,不停向过往的行人兜售物品。

游客行人从门楼鱼贯而入,但是少有人会停下来,男童虽然有些失落,但是脸上依然挂着淳朴的笑容,仿佛被拒绝只是常态,不足挂齿。

男童看见师徒两个外乡人,以及他们手中牵着的马匹,立即眼前一亮,小跑着冲了过来,笑嘻嘻道:“二位客官是来办事还是游玩?咱们小镇一年一度的河灯大会就要开始了,买些蜡烛点河灯许愿吧,很灵的哦。”

说着,男童从竹篮里掏出一根白亮的蜡烛,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把蜡烛递给了走在前面的苏阎。

苏阎看了一眼这个卖蜡烛的小男孩,忽然开口道:“你点燃这根蜡烛,先许个愿给我看看,到底灵不灵?”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