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吴应成破例晚起了一回,起床一看,已经是八点钟了。

幸好有吴应春这个巴心巴肝的堂弟在,他见着他没回去,自己先不先把席子运来了一些,见着他没睡醒,直接拿了钱,带人去乡场上了。

吴应成洗了把脸,急忙来到供销社,可张翠兰二人已经走了,只留下了一张纸条,还有一张报纸。

纸条上的字隽秀漂亮,一看就知道是张翠兰写的,写的是:吴应成,你好好休息,我们在县城等你,你一定要来。

吴应成有种欲哭无泪的感觉。

这话如果把们去掉,那就是这个年代,正二八经的表白情书了,其份量远远超过几十年后,小年青们那些华丽的词藻。

因为她们一等,就可能是一辈子。

想到这里,吴应成还真是不想去。

可他还有梦想,在那里,有一座美丽而富强的山中名镇。

千万不要小看梦想,有它的人,不管在哪个年代,都能成为各行各业的佼佼者。

而那些耻笑它的人,不管在哪个年代,都只能成为一个失败者,或者一个愤青者。

梦想是远大的,现实必然是坎坷的。

在决定那一刻起,吴应成就有了面对任何困难的勇气。

即便是面对这世间最难的一个情字,他也不得不往前冲。

把纸条装进兜里,那个‘们’字,或许能成为一个不错的借口。

拿起报纸看了起来,上面用水笔,画了一个很显的圈。

吴应成一看几个醒目的大字:八月十二日,巴蜀省各个县市,相继发布出台城镇建设方案。

“机遇,天大的机遇!”

吴应成瞪大了双眼,激动的心情,不亚于昨天看见何玉书的调令。

在这个年代,没有防护网、没有遮雨布、没有彩钢房,建筑工地上所有的临时工房、办公室、建筑主体覆盖物...

但凡是需要遮阳挡雨、垫底铺地的地方,都会用同一种东西,价廉物美的黄席。

试想,一个巴蜀省在多大?

在改革开放这场改变全龙国命运的春风下,有多少市城县镇需要建设,需要多少根黄席?

一叶而知秋。

巴蜀省做为内陆省份,都已经出了出台了方案,那别的省份呢?

这一出台,又得有多少城镇需要建设,又得需要多少黄席?

而丛南市做为整个巴蜀省最大的席子产地,必然会首当其冲,甚至会以政治任务的形式下达,督促各县日杂公司收购,到时价格必然上涨。

“黄席,使劲地收黄席!”

吴应成一路小跑,回到旅馆,抓起正在休息的陈亮平。

“亮子,快去告诉你哥他们,所有的黄席,统统给我收了,我马上送钱过来!”

那个时候没有手机,陈亮平休息时,就专门当吴应成的传话筒,一天两块钱,也算不少了。

听了这话,急忙穿上鞋子就跑。

吴应成也赶紧去信用社取钱。

此时为夏季,黄席做为特殊消耗品,买的人并不多。

但竹子有青必有黄,一条青席的黄竹,可以编四条黄席。

这可都是钱呀,虽然不多,可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他们又怎么舍得拿它们当柴来烧呢?

所以,整个双沟镇都面临严重的黄席滞销问题,吴应成本着赚钱的同时,也为他人解决问题的原则,一直都尽可能的多收一些黄席,可也只是杯水车薪罢了。

现在他放开收购,必然会有大量的黄席,从各家各户得搬出来,实现它们应有的价值,也给他带来大量的财富。

当然,机遇与挑战,就像是阴阳两极,始终是成对出现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