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说到刘璎在老太太院子里养病两日,病好了总还要上学,书香门第的人家还是信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学业不能荒废。顺便说一句,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人,但是依然保持科举制度,刘家多人都是有功名的。
。。。。。。
刘宅西路的三所院子都是相同规制,都是三进的院子,但是规模偏小。比如说二进院子的正房是四间,东侧留出一间房的位置开一个门,通向后面的第三进院子,省去了走廊建筑,并且厢房只有两间。这样一来,整体上院落就小多了。
次日早晨,刘宅西路第一所院子,也就是长子刘谨的院子里。
因为刘璎要去上学,早早就起来了,他的姐姐刘琴过来伺候他起床,帮助找衣服穿衣服,打水洗脸漱口。洗漱完毕,一个仆妇厨娘送来早餐,是很简单的饭食,一碗粳米小豆粥、馒头、两样咸菜还有两条干炸小鱼。刘璎吃饭时那边姐姐在为他准备上学用品,打成一个青布包。
吃罢了饭,刘璎手提青布包,由姐姐领着穿过二进院子送到二门前。门外一个十来岁的小厮早已等在那里,接过书包,领着刘璎出一进院门的大门后向西走去。到了西路第三个院子刘家第三子的住所门前时他的三叔刘诠正等在那里,刘诠是15岁的青年,身体很壮实,穿着青布长衫,像个书生的样子。
刘璎站住,恭敬地说:“三叔好!”
刘诠:“好!病好利索啦?不碍事啦?”
“是,三叔,全好了。”
“好,好!那就好。走吧。”
第三所院子旁边的院墙有个便门,一个门房仆人跟过来开了门,等他们出去后就关门锁上了。这个门由正门的门房兼管,平时总是锁着的,有人进出则叫人开门。这里原来是有专人值守的,皆因人手少就撤了。
刘诠还是个小青年,虽然已经有领班家宅护院的职责,但是他仍然在上学,等过一年后去参加县考就可以不上学了。
县考是求功名的第一步。古代的科举考试如果细说起来也是很麻烦的,对于普通读书人来说第一步要取得秀才资格,基本的途径是到县里考试就是“县考”,可这仅仅是第一步,后面还有好几道关口呢。当然了也有的人不用考的,总之规矩挺多的,我们暂且略过不说了。
乡学学校距离不远,他们很快就走到了。他们看到门外停着几辆马车,有的马已经卸下来了,在一边吃草,车夫们聚在一起闲聊。这是路远的学生乘车来的,学童太小需要车送。上课学习只有半天,马车往返也要时间,就不如在此坐等下学,或者顺便办事,所以马车都聚在这里休息。
到了学校,跟着的小厮把书包交给刘璎就回去了,过一会他还会来送点心吃食,和接大少爷回家。这都是人手太少的缘故,没有专职伺候上学的仆人小厮守候,像刘诠年龄大一些就没有跟班的了。
乡学不大,是一个小院子,只有一进,有院墙,里边只有五间正房和两间西厢房,正房的四间是打通的充当教室,留出西边一间充作教书先生的书房。院子里有几棵树,此外再没别的了。这处院子的规模非常简约,房舍建筑不奢华,没有什么雕刻壁画之类的,但是梁柱门窗都是规规矩矩的,青砖黑瓦很坚固,在民间也算是上等房舍了。这所乡学的校舍是刘家兴建的,房产当然就是刘家的,算是刘家对乡学的奉献。
私塾里只有一个教书先生,姓龚,是个秀才,龚先生和他的妻子就住在学校里,真正是以教书为生了。
秀才不能算正式的功名,也没有正式的身份地位。读书人考了一辈子也没考中举人,高不成低不就,是最失败的人生。其实说起来在普通书生中这种人还是多数,中举做官的毕竟是少数嘛,科举真正是百里挑一的选拔!古代的知识分子是不是很可怜呀!
秀才也要生活,于是受聘于私塾做教书匠是秀才的最好选择。这个私塾是乡里士绅大户们共同筹办的,为首的就是刘家。学子大多是乡镇内的,也有几个学子来自距离不太远的村庄,门前那些马车即是。上私塾不用缴学费,但是笔墨纸砚等还是要自己买。不管怎么说,上学毕竟是有花销,并且耽搁的时间不能帮家里劳作,特别是考功名的时候总是需要一笔费用的,所以穷困的百姓子弟没有经济能力,不可能去读书。
于是这一处私塾里的学生很少,只有十二三个,小的只有六七岁,像刘诠这样十四五岁的也有两三个。眼下刘家来上学的只有刘诠和刘璎叔侄二人。
学生这么少,并且只有一个先生,当然就不能分班,私塾大多是这样的,大小学子统统混在一起上课。学子程度不同,授课也要区别对待,需要先生按人头施教,几乎每个学子都学的不一样,这也是有点难度的。就是到了现代里,边远乡村里的学校恐怕也是这种状态。一个老师教几个学生,相同学年的也就是一两个。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