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岛上渔民带路,刘璎等人来到了北竿岛上的珍珠湖。这个湖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叫堰塞湖,就是由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堵塞了河流出口而形成的湖泊。
这个湖很小,眼下看就剩下一汪水了,它究竟能有多大,还要等下雨才能知道。
要想避免干枯就要增加湖的存水量,所以刘璎对刘诚说:需要人工加高出口的堤坝,以增加蓄水量。刘璎目测这条小山沟,长度也有两三里了。
不过说叫山沟有点夸张,实际上山沟或叫做小溪的两侧并不是山,而是丘陵高地,坡上坡下的高度差不足十米。
刘璎心中默默计算,假如能够利用这里地形的百分之三十来储水,粗略估计也有三四十万立方米的水了。形象地说,十万吨巨轮,可以装满三四个。如果仅仅提供人的生活用水,则够五千到一万人饮用一年。如果再考虑不断的有雨水补充进来,则可以满足供给几万人的小城镇了。刘璎为淡水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他心情也就轻松愉快了。
当然他也知道不能盲目乐观,该有一个问题需要实践来验证,那就是漏水不漏水。眼下看没有漏洞,当增加储水量后能不能漏还不知道,看上天的安排吧。
另一个问题是引水,就是把湖水引流到需要的地方,而不是人工到这里取水。比如可以修一条水渠,把湖水引到渔民的村子里,在村子里建一个蓄水水池,湖水不断注入,供村民使用。
刘诚问村民:“岛上只有这一个湖泊吗?”
村民回答说:“是的,只有这一个。这么小的一个岛,我都走遍了,不会错的。”
刘璎想起刚才考察过的那个岛屿,他问道:“你说对岛上都很熟悉,那我问你:你知道岛东边的那个小岛吗?”
村民:“知道,您说的是长歧岛吗?我去过,我们这儿的渔民都去过。我们就生活在这个岛上,对岛上每一处都熟悉。”
刘璎:“长崎?那个岛叫长崎?”
村民不解,反问道:“那个小岛就是叫长歧呀,有什么不对吗?”
“歧”和“崎”同音,长崎是日本地名。在近代很有名气的,是因为它挨了一颗原子弹。
渔民不识字,他当然不会知道是那个字,所以刘璎会以为重名,也不知道会是另外一个字。不管怎么说,今天知道了几处地名,比如:长歧岛、珍珠湖。
刘璎又问:“既然你们去过长歧岛,就知道那边的海湾更适于停船,可是你们为什么不去那边居住呢?我在那边也没看到有村庄。”
村民说:“公子您是不知百姓生活苦了,我们选择居住落脚点首先是为了打渔和养殖水产。我们现在住的地方出入方便,到渔场距离近。还有,我们的家人也要过日子啊,在那边都是山坡,哪有平坦坦的平地方便呢?再说还有水,这边有河流,有水井,到那边吃水都困难。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呀?”
村民说的养殖水产就是养殖海带之类的,这种养殖也是自古有之,不同的是技术高低和规模大小。
刘璎心中认可村民所说。他看好长歧岛,那是从海外贸易和军事方面去看的,而渔民看重的是打渔过日子的方便。着眼点不同,选择就不同。
不过有一点很明确,北竿岛的东部生活环境不好,没有西边好。
。。。。。。
去马祖考察用了三天,收获很大,刘璎坚定了向岛屿迁移的决心。
大陆上毕竟不是南洋那种无政府状态,朝代更迭也一直有朝廷官府存在,所以做事就要有合法性,为此他去找二叔商量。现在刘璎就住在刘诚的宅子,见面很方便。
但此时刘诚还真的没在书房里,刘璎知道他又去监工了。后面的三进院子快完工了,这也是他二叔很关心的事,有空就过去看看。
果然,刘璎走到后院就看到他二叔正指手画脚的指示工匠们。
这个院子里的建筑,主体上都完工了,正在安装门窗等细致工程,按现代话说就是精装修的阶段。
老式宅院的各个院子的结构都大同小异,不外乎正房厢房的结构,有区别的是房间的多少,个别的也会有二层楼建筑。
三进院子里安置的都是女眷,属于细密空间,一般是不允许外人进入的。
如果有第四进院子,一般是做厨房、洗衣房、针线房,也是粗使女性仆人的居所,也是很重要的功能。所以三进院子完工后,刘诚还会继续施工建设第四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