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诠有杂事缠身,暂时走不了,但也在做搬家的准备。同时他给刘亚辰去信,催促宅院建设,说等着用,哪怕先收拾出来一个小院也好。总之他也心急,想早点过去。

刘璎也给刘亚辰去了信,说要在南竿岛上占一块地方,开办产业,也要垦荒种地,要派人去勘察,这就需要一个管事,把南竿岛的事情管起来,为此要他推荐一个办事得力的人。还有第二件事,就是在长岐小岛上找一块地方建玻璃厂。刘璎要求他建一个有严密围墙的院子,还要有工匠们居住生活的房屋。玻璃窑等专业设施留出地方就行,工匠们自己会修筑。

刘璎已经决定把玻璃厂搬到北竿岛上去。因为他意识到此后恐怕也要长期在岛上生活了,玻璃这么重要还是在自己身边保险。现在他忙得就是这件事。

刘珞走了,他要任命一个管事。还要过问应该带走的设备和产品。最重要的还是安排好原料的来源和专人负责管理,玻璃原料虽然很普通,可是北竿岛太小,缺少原料,全靠陆地上收集输送。

。。。。。。

这一天刘春雨求见。他是为第二期通信学员结业,前来禀报,是把20名学成的通信兵交给刘璎安置。

刘璎说道:“这一期结业后训练班就停一段时间吧,现在有了40名通信兵暂时够用了,你也好全力投入邮号管理。”

因为灯语没有推向民用,光是军队和自家内部使用,范围小,用不了太多的人。

没有推向民用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不愿意过分张扬,在封建王朝时代,民间做不了官家的主。开国皇帝正是立威的时候,看谁对龙椅有威胁就杀谁!正所谓出头的橼子先烂,刘家不能自找灾祸。其二是技术原因了。灯语通信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天气的影响比较大,不能保证随时可靠地通信。还有燃油灯的亮度不足,是不能与电灯相比较的。比如,刘璎特意做多灯头的大号汽灯,加上大号的反光锅,才勉强完成福州到北竿岛的通信。这个距离才六七十里,如果更远,这种油灯的亮度肯定不行。

如果民用的话,各省之间的距离一般都超过千里,这要多少个中转站才能完成呢?考虑各省还要辐射到县城,其复杂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刘春雨还说到了邮号业务扩展的事,他说:“我们向涵江和瓯江扩展网点都很成功,现在有三个分发中心了,业务都正常了,也订立了对应的规矩。各地客户都离不开我们邮号的业务了,因此客户都迫切地希望我们扩大网点,我觉得也应该继续扩大,为此特意来请您的示下。”

刘璎问:“上一次我说的你要提拔栽培骨干的事情现在怎么样?”

刘春雨:“回大少爷的话,您的教导怎么敢忘了呢?现在无论是福州总部还是其他各路都有骨干和一套人手,各负其责,都管理的井井有条。我现在反而轻松下来,只管要紧的事情。比如扩大网点,我只要点头同意,再提出一些大政方向的要求,他们都能执行的很好。”

刘璎:“好,这就很好。你办事越来越老道了。我同意你们继续扩大网点,这是方向,最后总要扩展到全国。我也提个大政要求,那就是稳健一点,不要太快,并且要分步走,每扩展一步就要稳定一步,千万不能出乱子。我们邮号的信誉是第一位的。一旦出现意外,要慎重处理,只要是我们的错,就要认错,并且给客户赔偿损失。还有一个原则,我们的网点只到县城,如果有特殊的一定要总部特批。”

刘春雨用笔做记录,说:“是,我记下了。”

刘璎:“邮号不赚钱,这我是知道的,你们现在的情况如何?”

刘春雨有准备,他拿出一摞账册说:“这是总号的账,请您过目。”

刘璎知道此时的账册都是这样的,就是流水账,一份总账就这么多,要细看一天也看不完,并且是越看越糊涂。

刘璎:“我就不看了,你说说是赚了还是赔了?大约有个数就行。”

刘春雨不好意思地笑了:“是我荒唐了。我们是今年才办邮号,到现在还不够半年时间。初期投入多,船只房屋等等的都要算在内,这样来算肯定没赚钱。如果不计算大宗投入,日常经营还是有盈余的,维持各种消耗和人员的月例银子还是很充裕的。”

这就是说,今后邮号正常经营下去,不但能养活一大批人,还能有所盈利,对于这种有公益性质的事业来说,已经非常理想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