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公开的这一份文书,也颇为奇特,是唐太宗李世民念在陈浩主动放弃驸马之位,再加上,陈浩治好了晋阳公主的病,赠予他一万贯钱的字据,上面有李世民的签字,还盖着玉玺印章。

尽管李世民贵为一国之君,他无论要下一道圣旨,还是支取钱财,都得经过三省和相关的部司。

就拿这回李世民赠予陈浩的一万贯钱来说,他也是要只会中书、门下和尚书省,以及尚书省下面的户部度支司,这从上下到层层审批,没有一日的功夫,这一万贯钱是批不下来的。

不仅如此,这一万贯钱,也不是说李世民想给谁就可以给谁的,必须按上一个正当的理由。

就拿这回来说,李世民给予陈浩一万贯钱,理由就是修缮废弃多年的长乐公主府,以此作为晋阳公主府,让名义上顶着驸马投降的陈浩居住。

鉴于陈浩无父无母,在长安城中无依无靠,此前多年皆在平康坊的三曲妓院内谋生,根本就没有一个安身之处,思来想去,李世民只好出此下策。

至于那一万贯钱何时到手,李治给予的答复是不出三日之内,让他在长乐公主府内耐心等候便是。

另外一张不可以公开的文书,则是陈浩跟晋阳公主李明达他们二人四年之约的签字画押文书,并且,由太子历李治作为鉴证人,自然是不能够把这个四年之约的内容公诸于世,必须小心保管才行。

为了防止其中的一方耍赖不认账,这份四年之约的文书一式两份,一份在陈浩的手上,另外一份则是在李明达的手上。

跟站在承天门下的李治和李明达兄妹二人摆手告别完毕,陈浩在即将转身之际,突然想到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魂穿到穷酸书生陈浩身上的他,并未继承陈浩的记忆,他对于此前发生的所有事情不仅一概不知,自然也不认得去往长安公主府宅的路。

一想到这个问题,陈浩不禁在心中暗自感叹道:若是长安城内能够在一些街巷的交叉口安装上指路牌就好了,不仅让他这个失忆的人不迷路,也方便了长安城内的官兵、百姓和客商们。

第二个问题就是,他若是依靠沿街问路的方式来到了长安公主府,他进入之后,看管长乐公主府的人若是不叫他进驻,他无凭无据空口白牙,岂不是一样要露宿街头。

念及至此,陈浩便走上前,向站在他面前的李治,用请求的语气把他方才想到的这两个问题说出了口。

要说,李治还是个十五岁的孩子,被陈浩如此一问,他这才知晓自己办事不够周全,便答应陪同陈浩一同前往。

站在一旁的李明达听闻此言,也央求李治一同前往长乐公主府邸,他们兄妹二人感情深厚,李明达提出这个小小的要求,李治哪有不满足之理。

随后,李治便吩咐看守承天门的监门校尉取了三匹马古来,他跟李明达二话不说,就各自骑上了一匹马,反倒是陈浩在另外一匹马前踌躇徘徊,迟迟不肯骑上马背。

见此情景,李治便忙不迭地催促道:“陈浩,你在愣着作甚,还不快快骑上马背,吾和阿妹还有你,我们三人一同骑马赶往位于崇仁坊西北角的长乐公主府邸。”

面对李治的催促,陈浩也很是捉急,却也不敢骑上马背,因为作为一个来自一千多年后的现代人,他只是在古装影视剧当中见到过骑马,从未在现实生活中骑过马。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