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增加太平缸之外,赵春阳还派了人挨家挨户的进行防火知识宣传和卫生防疫知识宣传,比如要喝烧开的水,饭前便后要洗手之类。

更多的赵春阳也不敢要求了,这也是在京城地界儿,才敢宣传喝开水和勤洗手,其他地方连这个条件都没有。

因为烧水要柴,无论是自己去砍柴还是买,都需要人力或钱。把水从野外挑到家里,也需要人力或者钱。

其实,这些民生疾苦并不难以了解,可是想要改变现状,实在太难了。所以,还是做一个昏君比较容易,躲在宫墙内吃喝玩乐,不去看不去听就万事大吉。

然而,事情似乎也并没有那么容易,想一想刚刚被烧死在皇宫里的陈菁,如果做一个昏君的代价是被烧死,赵春阳觉得勤快一点也不算什么了。

在这一次的宣传活动中,让赵春阳感到欣慰的一点是,这批派出去做宣传的人,全是匠作监新招收的学徒。

由于匠作监的收入大大提高,匠作监学徒的质量也节节高升,其中不乏大商户家里面的孩子,他们的想法非常单纯,就是想派自己的小孩进去偷师。

知道这个情况之后,赵春阳并不感到惊讶,也没有阻挠这些试图偷师的人。有人主动的去想要继承发展技术,他当然会感到高兴,毕竟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需要保密,而是这个国家的皇帝。

按照如今的社会情况,连科举制度都还没有被完全的接受,想要推进工科和理科的教育,就只能另外设置晋升通道了,等到这些人从匠作监学会了手艺,回去自己开店赚大钱,人们看到了赚钱的机会,肯定会让自己的孩子削尖了脑袋往这里面钻。

反正现在各方面条件都不太成熟,就让它慢慢的发展吧。对卫生知识的宣传也是同样的道理,刚开始只是让这些小学徒去宣传,并不做强硬的要求,但是赵春阳打算将这种宣传持续下去,作为每个月一次的课外活动,等以后听得多了,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习惯。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又给何细下旨,让他带着手下的士兵,去做同样的事情。此时被统一看管起来的难民和俘虏,兴许更加的利于管理和推广。

对于赵春阳来说,推广常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培养理工人才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可是对于安国的满朝文武而言,最近的大事还是苏紫玉攻打梁国的进程。

由于云梦大战的消息被公布出来,人们都知道这是梁国首先挑起了战争,再加上梁国朝堂混乱正是攻打的最佳时期,就算心里很不认同开战的人,也不敢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叫人撤兵。

此时,朝堂上争论的重点就在于以苏紫玉的履历,有没有资格担任伐梁大将军的问题。

由于苏紫玉是临危受命,不得不反抗,所以他现在的官位依旧是荆州刺史。一直支持苏紫玉的乔秉自然站出来继续支持他,上书请求皇帝封他为征南大将军,统帅三军,主理征讨梁国的一切事物。

争夺荆州刺史失败的楚家,自然不希望苏紫玉能够获得统领全军的偌大权利,所以楚温极力鼓吹将军在外不受朝廷牵制的危害性,并且向皇帝上书,要求派监军去监控苏紫玉的行动,让朝廷能够时刻掌控军队的动向。

他这样的说法甚至打动了谢詹和萧鼎,他们虽然赞同给苏紫玉应有的封号,但是不赞同让他一个人领兵去攻打梁国,那样的话,朝廷就完全的丧失了掌控力。

他们的想法也不能说完全是错误的,甚至不是出于私心,临阵倒戈的将领比比皆是,近的就有刘浣和霍启,说得不好听一点,就连安国的开国皇帝赵凯曾经也是前一个北方小朝廷卫国的将军。

长达两百年的乱世,使得人们对皇帝的忠诚降到了非常低的程度,所以人们更愿意相信家族的力量。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情况下,赵春阳不能说因为自己心里特别信任苏紫玉,就罔顾大臣们的建议。

但他又害怕这种明显不信任的举动,会让苏紫玉觉得伤心,所以他一边拖延了朝议的时间,一边给苏紫玉写了信。

他告诉苏紫玉自己会派几个参军给他,用于对朝廷的联系,希望他不要介意,并且可以任由他推荐参军的人选。

当赵春阳的信送到苏紫玉手上时,他正在河边捞俘虏。

他带着一万兵马去劫杀许浑的十万大军,就用了清谷道人之前提供的办法,将人全都引到看似干涸的河谷中,然后炸开堰塞的河水,让这十万大军全都被河水冲走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