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终于开始了。
官学里组织了学生,先集体在学堂门口报道,然后一起赶到郊外去,感受春天的气息。天气又要暖和了一些,枝头的新叶兴奋的探出头来,饱览人间的好景色,地上的野花初绽蓓蕾,星星点点的白色黄色铺成毯,也格外醉人。
农人们正在准备春耕,先松土后撒下种子,又辛苦的从沟渠里运来清水,盼望着地里的种子快快发芽长大。
“今天叫你们出来呢,不光是为了踏青,还有爱惜种子,关注民生,了解农人的辛苦,总不会以后闹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王先生走在最前面,随手一指旁边一片起伏的植物,“这是什么?”
马上就有人抢答:“稻子!”
“是麦子才对!”
“那就是高粱!”
王先生额头青筋直蹦,“都不对!谁还知道?”
奚昭悄悄的举起手来,“先生我猜一下,这是芦苇对不对?”其实他也就认识几样,看上面毛状的朵絮,猜着应该是这个。
“还有呢?”
奚昭这回捅了捅张家平,张家平回神后抢答:“芦苇可以造纸,苇杆可以编席子,苇絮可以做枕头,还能做扫帚,很有用的。”
王先生很欣慰,“总算有人认识。”不然他真下不来台了。
“就是不知道,才让你们来学的。”王先生指着前面一片片整齐的农田,“以后你们呢,或者为官一方,或者教书育人,总不能让人给糊弄了吧?那可别说是先生没教啊。”
刚才信口胡说的几人又羞又窘,脸上热的红彤彤。
“当然,你们平时都住在城里,又完全把心思放在读书上,不认识也很正常,我还见过不知道怎么剥鸡蛋的学生,因为爹娘平时都把鸡蛋剥好送到他碗里。”王先生说了两句俏皮话,“现在跟先生认五谷,也不晚啊。”王先生在前面吆喝,“走,去那边。”
王先生连消带打的几句话,迅速把大家从恼恨的情绪里拯救出来,对于认识五谷多了很多热情,纷纷跑去前面认识植物,还有人要下田种。
农人们本来在地里忙活,看着他们自告奋勇的要下地,呆住了不知道该干嘛,也不知道该不该拦住。
王先生气恼,这一不看住他们,就要惹事!他连忙上去赔礼道歉,让学生们赶快从田里出来。
奚昭其实很理解这种心态,就是没见过的东西总想去碰一碰。城市里的小孩没见过这些,新鲜嘛!就算是现代也有这样的。郊区有人承包了田地,然后用篱笆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租给城里来的大人小孩一起种植,等到收获季就把种出来的果实蔬菜发给他们。
虽然那些果蔬压根就不好吃,但那是亲手种出来的劳动果实啊,吃的是气氛而不是味道。大人们还能顺便教育孩子,粮食来之不易。
咦,这样说起来,算不算种花家隐藏的种田血脉在蠢蠢欲动呢?
奚昭凑过去悄声给王先生出主意,同学们要是在好奇,就让他们种呗!最好拿个木牌子标记好,哪棵是谁种的,等到秋收时再带他们来收菜,那不是更有意义?
王先生悄悄比划了大拇指,你小子脑子就是转得快!
他清清嗓子,把那几个手欠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宣布了种菜的主意,问他们要是愿意的话,就把农人的土地租下来,让他们一人分个两尺地,自己玩个够。
两尺又不大,先生也不管他们自己想种什么,他们种下了农人会帮着浇水施肥什么的,只等秋日收获,当即就齐刷刷举起一片手来,都想去试试。
王先生统计了学生的名额,算一算到底要多少亩地,就去找那老农商量。老农搓着手,“学生娃种点东西,要啥银子啊,直接种就行了,旁边还有好大一块荒地,都能种。”
老农很是紧张和惶恐,王先生一看就是读书人,好声好气跟他说话,他心虚的很。
王先生心想,种荒地的确比占用农田更好,刚才他想岔了,但是,“老爷子你们还要帮忙浇水的,总不能让你们白费功夫吧?要给银子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