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这次没觉得惊喜,只是有点亚历山大。

“以后不会为了看书,连上网时间都没有吧。”

他才刚充值300办的会员卡。

“看完了。”

将书本丢给姜南笙,靠在椅背上,随意道:“你提问吧,随便哪一页。”

姜南笙眼冒精光,居然真的要她当场考验。

嚯嚯嚯,她早就期待这一波了,“看我戳穿你!”

直接翻到后面,“城市规划概述”篇章,这些内容算是难点。因为没有一定的知识面和见识度,‘城市规划’只能看天书。

当下便开始提问,徐福一字不差的答了出来。

姜南笙惊讶一下,“你不会真的在背书吧?”她猜测徐福可能在之前就看过这本书。

徐福一摊手,不解释。

姜南笙忍不了了,飞快问下一个问题,徐福依然对答如流。

姜南笙有点信了,因为就算是她也不可能一字不漏的说出来。

但是接下来,她一连提出好几个问题,抽了整本书各个方面去询问,哪怕故意抽着旮旯角落里的小冷门知识去询问,都没能难住徐福。

总不能……

是徐福以前看过这本书,还故意全背下来,就等着她来考吧。

越是如此,姜南笙的惊讶就越甚,不信也该信了。

毕竟她们也才刚刚认识。

不过相信归相信,却不代表能轻易接受。

问题问的越多,小姐姐嘴巴长得越大,现在都快涨成O形了,就像小时候小女生们跟在他屁股后面讨要棒棒糖吃的模样。

徐福心里爽歪歪,面上却云淡风轻。

如果手里有根九颗果的糖葫芦,他也不介意塞她一嘴。

至于为什么非得是九颗果?因为他十八。

但她姜南笙可没那么容易被打发。

偌大的中国,人才辈出,记忆力超强的人虽然罕见,也还是有的。

她决定换个思路问道:“那你怎么看待‘现代主义建筑抹杀了中国建筑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这个问题,如何在中国城市中体现地域民族性?清一色的中式建筑吗?”

徐福摩挲一下略冒出几颗胡茬的下巴,这是考验他是不是读死书,只知死记硬背了,想了想道:“我觉得……

“首先,你提出的现代建筑抹杀中国建筑地域性,这句话本身就是错误的。”

姜南笙眼睛一亮,身躯不由坐正了些。

徐福脑海中瞬间涌现出许多灵感,那些曾经做过的梦,梦里那些来自未来的经历,都在被一一调动起来。虽然碎片式的记忆不成体系,却也带给了徐福远超他的年龄、远超这个时代的卓越见识。

只听他侃侃而谈道:“为什么要把现代主义和地方传统对立起来呢,罔顾现代技术的发展,片面孤立的强调传统主义,照搬过去传统建筑的形式,这样的一种做法与强调批判的地域主义没有关系。

“况且把现有的城市规划推倒重来这种具有理想化的乌托邦规划是值得警惕的,这样的鼓吹,打着民族性的旗号来推动这种乌托邦的进程,本身就是曲解。

“当然,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消失与建国以来的忘本的崇洋媚外的开发模式有关。

“我对你们这一行不太了解,国内应该也有不少的建筑师,在尝试在现代建筑与传统民族建筑之间寻找共存吧?”

姜南笙不自觉的跟着点头,太多了。

身为一个喜欢建筑学的学生,对行业内的大拿自然很了解。

徐福了然,说道:“一个现代人,已经习惯了自动化,习惯了抽水马桶,你让他去住古建筑,挑水冲厕肯定不合适。

“再者,科技在进步,表现在建筑上,借鉴西方建筑也是因为其在发展上有着很好的传承性。而中国传统的木构建筑受限于空间与材料,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的功能要求,故无法很容易找到些对的路。”

姜南笙故意问道:“建高楼吗?”

“高楼太适合大城市了,肯定会在国内形成风气。但也不能沉迷于建高楼,要看到高楼的危害。现在流行每个城市之间,都在疯狂比拼哪座大厦才是世界第一高度,实属没必要。

“尤其是一些不富裕的县市,也在跟风建高楼。花费一座城市一年的GDP,甚至借债也要建高楼,全然不顾配套设施都跟不上。多年以后,当建筑老化,这些高层建筑就是建筑垃圾,拆都没法拆,完全就是灾难!”

姜南笙若有所思,这个观点,她还是第一次听说。

建高楼是现在的主流风气,连主理这些的地方政府都没预见到,可这少年,竟然能看得那么远。

他的这番话足够新鲜,也让附近几桌的客人,稍稍竖起耳朵。

“要体现你说的问题上的地域民族性,我个人觉得,不能简单提取中国古建的外形进行复制,弄一堆古建筑、古城墙旅游风景区,单从外形、图像性的感知上来迎合大众。

“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地方的特征元素无穷无尽,装饰,地方材料,空间形式,这些经过转化,而不是直接复制,借现代建筑的技术及工艺来表现,激发地方人的感知与其产生共鸣,这样不也是体现地域性吗。

“就拿西安来说,我一下火车站,看到与全国绝大多数建筑不同的大屋顶,立刻就联想到盛唐。这就是传统地域性建筑的体现。

“而不至于说出‘清一色的中式建筑’这样的倒退的话。”

姜南笙忍不住要鼓掌了,彻底拜服。

“厉害、神奇,居然还有这样的人存在,我今天可算见到活的了!”

这才真的相信徐福是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而不仅仅是记忆力超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