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好歹能回去了,暗地里那些疙瘩,可以有,但必须在人后,过后还需对他濡慕依旧,当此事从未发生。

需要闭口不言,主动掩过,并濡慕尊敬依旧,才有可能将表面关系修复。

谢耀的态度,对她的生存空间至关重要。

至于母亲樊氏,知道了也不能改变什么,反而增添露出破绽的风险,暂时不打算告诉她了。

盈珠唇角紧抿着,这对她而言,真是一个非常高难度的任务,但她只能压下心头对谢耀的厌恶、不忿,努力回忆着原主的情感和态度。

盈珠最终轻叹一声,她也不想对那个渣爹笑脸相迎,只是现实面前,先把生存问题解决了才能想其他。

大船顺风沿水而下,行得很快,从泾河入泧水,再抵达芜城码头,也就二十四小时左右的时间。

第二天中午,大船抵达目的地,下锚靠岸,一船人立即蜂拥而下。

盈珠提前下了一层等着,她留心观察着身边的船客,有一对夫妇带着两个儿女,两个较小得抱着,还有大大小小的行囊,提都提不过来,剩下那个最大六七岁男童蹦蹦跳跳往前头,不小心就摔了一跤。

他父亲立即要骂,盈珠上前两步,将男童扶起,放粗声音笑道:“小心些,挤下水就麻烦了。”

她顺势牵着男童走在孩子父亲的身边,孩子父亲连声道谢,盈珠微笑,和他说话。

盈珠成功的混到了这一家五口当中,一行人顺着跳板下去,看着像一大家子似的。

盈珠牵着男童,和这家人一起挤过熙熙攘攘的码头,直至出了码头范围,人流减少,她才放手,挥手和这家人告别。

在个摊子上买了碗粗茶,和另一伙人拼了一张桌子,盈珠这才将视线投向码头,细细打量。

刚才不敢东张西望,唯恐露馅,现在出来后这么仔细观察,没多久,便发现有些不对。

有些男人不断在码头内穿行着,不像旅客也不是摊贩,正里外徘徊,不动声色四下扫视,重点是船那边涌下来的旅客,他们似乎将目光放在像她这般大小的女孩身上。

码头有人巡逻,这不奇怪,甚至在此谋生的扒手小偷也不少,只不过,引起盈珠注意的这些人,个个腰挺背直,步伐匀称,粗衣麻布打扮看起来毫无特点,其实身上的气息很像原主接触过的那些兵士。

有人将麾下兵士遣出,乔装守在码头等待暗寻。

谁的人,不言自喻。

盈珠垂眸,一口将碗里茶水饮尽,低头站起转身,心道,果然码头有蔡义的人,去芜城的路上及城外,肯定还有。盈珠判断得一点不错。

芜城,信阳王府。

一辆华贵的马车在护卫簇拥下自侧门而出,缓缓前往北城的法华寺,进香添油后,并未立即折返,而是顺便去了位于法华寺不远的蔡府。

马车上下来一个身穿暗红色拽地长裙的娇美妇人,绫罗锦缎,美妇身姿袅袅雍容华贵。

这正是信阳王谢耀的侧妃,蔡氏。

蔡氏一入正厅,其兄蔡义已等着她了,挥退下人,她立即问:“如何了,可有消息?”

这是谢耀回来的第六天,也是蔡氏命撒开人手至各水陆要塞乔装暗搜的第六天。

蔡义眉心蹙起,摇头:“还没有。”

蔡氏面色一沉,这样下去不行,这么一次千载难逢的契机,若不能除了盈珠姐弟这块绊脚石,她必饮恨终身。

要不是这次谢盈珠下落不明,其弟谢嘉偷溜出去寻人,她也寻不到这等好的机会。

蔡义如何不知?蔡氏母子的利益,就是蔡家的利益,他只有更尽心尽力的帮助,并没有任何放水,可是问题是私下行事到底不方便还得藏着掖着。

芜城这么一个锦州最繁华的城池,每日来往多少人?动作小了人手不够,动作大了怕被王爷察觉。

蔡氏踱了两步,抬头:“大哥,你再添人手,码头、各陆路要塞,还有城外,都撒开来找,若这对姐弟真活着回来,务必要先将人暗自截获!”

蔡义一惊:“妹妹,这么大的动作,怕会被王爷察觉!”

“就是要让他知道。”

蔡氏此举,就是要试探谢耀态度。

有蔡义在,她在军耳目灵通,已知道了同车奔逃时,最后独谢耀成功逃出,而盈珠不见踪影的事。

谢耀对外说,是奔逃过程被迫分开了,但蔡氏却一句不信。

说来,她也是极了解谢耀为人性情的,她心里有某个猜测,其实已经是真相了。她也早断定了这就是真相,所以才会如此,到处令人搜查,最后她索性直接试探谢耀的态度。

谢耀好名,她知道,倘若盈珠不死,那结肯定落下了。蔡氏就是要试探这个结到了什么程度?

要知道,谢耀正值壮年,如今佣兵占据一方,膝下可是不缺儿女的。

能为性命弃第一次,那有无可能为了名声弃第二次?

她就是要大动作,刻意不隐瞒谢耀的大动作,若他不悦,他们就顺势收敛了明面的动作,表示听从。

蔡氏并不惧怕谢耀知晓自己对盈珠有不轨之心,后宅明争暗斗他不是不知道,只要不触犯他底线的可以了。

服从,全无二心,就能容你。从前谢耀的底线是不许伤及性命,那么现在呢?经了这么一码事,谢耀的底线可有调整?

蔡氏决定试一试。倘若一如旧日,那她就转明为暗。

但如果不是,那……她觉得,这个几率并不小。

蔡氏一双精描细绘的美眸闪过厉光,“要快!那丫头是个有算计的,若被她顺利摸回来,恐怕会生变。”

芜城,信阳王府,书房。

红墙绿瓦的大庭院回廊,精兵亲卫持刀而立,满面肃然。

有一个青年将军信步至近前,门外亲卫立即拱手:“见过谢校尉。”

被叫起到名字后,亲卫立即入内通禀,很快,谢耀就把人叫了进去。

“阿赋?”

谢耀捏了捏眉心,回来至今他都忙着调整布防,以防柴昌趁机进攻,饶是他精力充沛,也甚觉倦怠。

见人进来,问:“营中兵器查整如何?兵马演练呢?”说话间,他扔下笔站起,活动一下筋骨。语气亲近,姿态随和。

“禀叔父,武器足备,重点盘查后未见纰漏,连日来,营中白昼夜间接连演兵卒,未曾懈怠!”

这青年将军身形高大,浓眉大眼皮肤略带麦色,是个长相英俊的青年,轮廓有几分谢耀的影子,正是他的嫡亲侄子,谢赋。

谢耀有一同母胞兄,可惜年少早逝,独留下一子。

谢耀十分重视这个侄儿,幼时亲自教导武艺,长大又亲自指点营中之事,即便放在亲儿子们里头,这也是例外的待遇。

叔侄关系极亲厚,因而谢耀“嗯”了一声后,重新坐下后抬头,却见侄儿面上有些犹豫,欲言又止,他便道:“犹犹豫豫做什么?有何事赶紧说来。”

谢赋忙禀:“叔父,侄儿今早听说李平将军训斥麾下懈怠,欲多演训。蔡义将军便自动请缨,揽去巡城之值。”

非常时期,为防金州细作搞鬼,谢耀一回芜城,就从营调出精兵巡逻城内城外,确保太平。

由于还要练兵,这任务就由留守的几员大将轮流抽麾下兵士负责。李平和蔡义,皆在其中。

李平嫌弃麾下军士不够精炼,正欲多操练备战,却被轮到日子的巡逻任务打断,抱怨两句时被蔡义听见了,蔡义乘机便主动将此事揽去。

若是平时,倒没什么,只是此时盈珠姐弟生死未卜。

蔡义,蔡氏,谢赋心里不禁生了些异样。

谢赋此时特地在谢耀跟前提起,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毕竟谢耀肯定不需要他告知的,不管包揽还是调换,涉及营务安排就没有私底下的,李平和蔡义肯定已报与了谢耀。

谢耀闻言,眼帘动了动,目光投在案上正打开一封军报上,他的手捻住,指腹微微摩挲。

这封军报,正是方才李平蔡义送上的,简简单单一件事,他打开了足有半个多时辰,都未曾下笔批复。

垂眸,将那数十个字又看了一遍,眼帘遮挡下,他眸光变幻,晦暗不明。

诸般思绪,一瞬闪过,最终他提起笔,批了一个允字。

笔浓墨饱,十分清晰的一个允字,写下后,也就代表着他放弃了他的嫡亲儿女。

再抬眼,谢耀神色已恢复平日干脆果断,把军报随手递给侄儿,“去给李平和蔡义。”而后奋笔疾书,再不看一眼。

蔡氏得讯,大喜过望。

“好,好,太好了!”

果然,她赌赢了!

她立即叮嘱兄长:“大哥,你尽可能增遣人手,务必尽全力,一定要将那两个小崽子拿住!”

“只要有口气就行,剩下的交给我即可。”

她此言,当然不是因过分仇恨盈珠姐弟,务必亲自手刃。

而是分寸,不让兄长真沾上谢耀子女的性命,最起码名义上不能。

蔡氏能走到今时,凭借的可不仅仅是母家和美貌,还有心计。

“我知道。”

蔡义也是精神大振,只是喜过之后,他有些迟疑,“就怕察觉不妥,他们不来。”

增大力度搜寻,既有谢耀默许,这不是问题。

现在怕的反而是盈珠若真侥幸不死回来,要是察觉心生警惕反会远离。

“不会的,你且放心。”

蔡氏闻言,挑唇一笑,信心十足:“有樊氏在,他们必来。”

而此时,盈珠已抵达芜城门下。

芜城乃锦州第一大城,人来客往很是繁华,从西郊大码头到城门这一片,繁华程度并不逊色于城内,大道上人声车声喧嚣不断。

对盈珠而言,这最合适不过,她小心翼翼的七绕八绕,在傍晚时安全抵达城门外。

非常时期,城门把守很严,门洞左右设了卡哨,进出都要接受检查。她观察了一会儿,这检查还很仔细,会搜身。

想了一下,盈珠打算晚上再进,芜城有夜市,规模十分之大,每每入夜时分人流暴增涌入,检查肯定得放松的,到时候再想办法混进去。

于是,她找了个小饭馆,先吃了晚饭。

盈珠琢磨着,要不试着找个商队,看能不能蹭一蹭,还脑补了一出电视剧里的画面,显然这样更安稳。

这样想着,匆匆吃了饭就起身,只是一出饭馆大门,她立即发现不对。

那些乔装搜寻的人多了许多,这位置是城门附近一个小巷巷口,往喧闹的人群望一眼,竟就发现十几名东张西望的大汉。

竟比之前添了一倍不止,还有几个正往这条巷子走来。

盈珠眉心一蹙,立即压了压帽檐,退入巷内,闪进了一侧小巷避开。

在暗处正琢磨着怎么办,这条街不长已走到尽头,还可以望见城门,她看了一阵,发现刚才的感觉并不是错觉,乔装搜寻的人确实多了很多。

她抿唇,打量周围几眼,正要离开,却见那边传来马蹄声。

盈珠回头一看,却见城门处“哒哒”马蹄声起,一银甲青年将军正率亲卫从青石大道尽头转出,骑马直奔城门而来。

这青年将军浓眉大眼,皮肤健康,正是原主的堂兄,谢赋。

盈珠自然不可能直接上前拦下谢赋跟他回府,这样风险太大,虽然原主和谢赋关系不错,但依旧不能大意,心里不安,刚才她就打算暂停计划,先观察清楚再行动的。

芜城消息她一点都不知道,实在不能莽撞。

谢赋将批复后的军报交了给李平蔡义,他去了一趟军营,回来一路,无需过分留心,便对周围那些暗中搜寻的人有所察觉。

入了府,回了自己的院子,进入书房屏退下人,他坐下,静静垂眸沉思。

手里习惯性捻动一串佛珠,他不信佛,但他去世的母亲信。他母亲去得早,没能留下太多东西给他,这佛珠就算是一个。

佛珠圆润光泽,大拇指捏着一颗颗转动,他垂眸盯着,窗扉半掩,投下一片暗影。

良久,他站起,将佛珠放回去,而后转身出去。

他去了西院,西院是府里陈太夫人所居之地。

陈太夫人出身伏金国,乃懿虢王之女,封郡主。年轻时矜贵非常,至晚年虽皇权式微,但她儿子却雄踞一方,一生显赫居高。

西院正房,宽敞明亮的室内,檀香浮动,摆设古朴简洁却隐见高奢,正中那张三级梨花方木围屏坐榻之上,一个鬓染银霜的老妇含笑招手:“赋儿快来。”

“今早不是来了一回么,怎么这会又来?”

谢赋俯身见礼,笑:“有些空闲,难不成祖母不许我来?”

“这皮猴!”

笑骂一声,祖孙二人说了两句,陈太夫人就问:“可有你嘉弟和盈珠的消息?”

这话,陈太夫人每日至少问几回,儿子请安她问,孙子请安她也问。

谢赋端茶盏的动作一顿,慢了一息,才道:“未曾。”

他低头呷了口茶,却有些烫,将茶盏搁回茶几上。

问候了老祖母,说了一阵子话,陈太夫人也没多留孙子,便催促他自忙去。

“孙儿告退。”

“去罢。”

谢赋一走,陈太夫人笑意便敛了起来。

孙子是她养大的,方才那一瞬迟疑,没能瞒得过她的眼睛,她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说到了解谢耀,可能这世上任何一人都及不上陈太夫人,眉心收拢,她招了心腹嬷嬷来,“让人去寻李平,就问……”

附耳如此这般吩咐一番,李平原是她陪嫁侍卫的亲孙,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嬷嬷领命而去,一个时辰左右,便匆匆折返。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