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忌和提防必不会少。
正如楚国不可能真的让赵国吞并富庶的魏国,问鼎中原。
从而形成了楚、兴、韩三国攻守同盟,让赵国只能向齐国不断发动攻击。
赵国也不可能坐视楚国吞并淮泗流域,一统南方,成为真正的南方霸主。
在东南小国中扶持一个国家,不求能与楚国相抗衡,但求不断吸引奏国的视线,那将变得十分有意义。
奏国,就这么脱颖而出,赵、奏攻守同盟,也由此而生。
楚、赵两国互相给对方上眼药。
双方都心知肚明,可却看破不说破。
从小在老头子身边耳濡目染的卫书,很知道楚、赵两国间的政治博弈。
卫书心中一清二楚,可却故作疑惑:“愿闻其详?”
紫女和章贺也都用好奇的眼神看向武政,这些治国之言,他们平日里可听得十分之少。
武政清冷的声音继续响起。
“赵国的胡服骑射,虽然极大增强了赵国的军事实力,赵边骑更是名震天下,但实则这却是赵国的一次失败!”
“赵国自三家分晋后,继承了晋国的北部边疆领土,自然也继承了晋国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
“河套地区、阴山一线,原本是胡人游牧部落的大本营……”
“赵国多年的兼并游牧部落、向北方扩地的过程中,民间不可避免的存在大量的游牧文化……”
“北方游牧和南方农耕文明,逐渐成为赵国极为尖锐的文化矛盾……”
“代郡与邯郸,成为赵国游牧和农耕文明的代表中心……”
“不光是天险太行山脉的地理隔绝,还有横插在这两大文化中心的中山国……”
紫女和章贺都面露思索。
他们曾经以为赵国的胡服骑射,不过是穿上善骑马的衣短袖窄,拿上弓箭骑射,没成想这其中还有这么多弯弯道道。
卫书沉吟不语。
胡服骑射。
首先是文化自信关难过。
穿胡服,说是加速民族融合的大好事。
可儒家的孔老夫子,也不是说若不是管仲的尊王攘夷,华夏早就披发左衽了?
披发左衽,这是游牧民族的衣着发饰,在孔子看来太粗鲁,太非礼了,十足的野蛮落后。
我们华夏民族则是束发右衽,十分有礼,这是文明的象征。
因为人的右手比左手有劲。
在古代,右边也被寓意为力量与暴力。
所以华夏拱手作揖时,要左手包住右手的拳头再鞠躬,象征着大家是克制暴力的文明人。
只有当报丧时,才会右手压左手。
衣着、服饰、发型。
在古代,这是一个政权,一个民族非常重要的象征。
譬如说,满清入关时著名的“留发不留头”,剃发结辫,改穿满族衣冠,就引发了众多大明子民的誓死抗争。
满清丑陋的金钱鼠尾国策,引发了无数次反剃发起义。
宁为束发鬼,不做剃头人!
据史书记载:最悲壮的要数江阴十日,江阴人为誓死捍卫颅上发而起义,他们坚守城池81天,有6.7万人战死,杀死清兵7.5万余人……
更不要提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要说江南老百姓可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可江南这关都这么难过,两千多年前的赵国就更加不容易了。
其次,是训练骑兵的成本高昂。
步兵转为骑兵。
堪称是培养轿车司机,去当太空飞行员。
步兵,只要是个人,能拿起武器,就可以去凑数。
战兵不成、还可以去当辅兵、甚至是民夫……
可是在马凳还未发明,双腿无法借力,骑兵绝对是高技术兵种。
己动目标也在动,还要射的准!
光训练骑射,就需要天赋、努力、时间、金钱的大规模投入。
这还不算要真正的成规模、成建制、有战斗力时的投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