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过程中,廖化不禁回忆起华佗的行医历程,在三国这个年代,真算是个传奇!

在华佗多年的医疗实践中,非常善于区分不同病情和脏腑病位,对症施治。一日,有军吏二人,俱身热头痛,症状相同,但华佗的处方,却大不一样,一用发汗药,一用泻下药,二人颇感奇怪,但服药后均告痊愈。原来华佗诊视后,已知一为表证,用发汗法可解;一为里热证,非泻下难于为治。

华先生治府吏倪寻,头痛身热,则下之,以其外实也。治李延头痛身热,则汗之,以其内实也。盖得外实忌表、内实忌下之秘也。又按内实则湿火上冲,犹地气之郁,正待四散也。外实则积垢中留,犹山闲之水,正待下行也。其患头痛身热同,而治法异者,虽得之仙秘,实本天地之道也。余屡试之,果屡见效。

又有督邮顿某,就医后自觉病已痊愈,但华佗经切脉却告诫说:“君疾虽愈,但元气未复,当静养以待完全康复,切忌房事,不然,将有性命之虑。”其时,顿妻闻知夫病已经痊愈,便从百里外赶来看望。当夜,顿某未能慎戒房事,三日后果病发身亡。另一患者徐某,因病卧床,华佗前往探视,徐说:“自昨天请医针刺胃管后,便咳嗽不止,心烦而不得安卧。”华佗诊察后,说:“误矣,针刺未及胃管,误中肝脏,若日后饮食渐少,五日后恐不测。”后果如所言而亡。

华佗曾经替广陵太守陈登治病,当时陈登面色赤红心情烦躁,有下属说华佗在这个地方,后来他就命人去请华佗,为他诊治,华佗先请他准备了十几个脸盆,然后为他诊治结果陈登吐出了几十盆的红头的虫子,为他开了药,说陈登是吃鱼得的这个病,告诉他这个病三年后还会复发,到时候再向他要这种药,这个病就可以根治了,并且临走告诉了华佗家的地址,那年陈登36岁,结果陈登果然三年后旧病复发,并派人依照地址寻找,可是华佗的药童告诉陈登的使者说华佗上山采药还没回来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回来,结果陈登去世的。

在周泰受重伤时,华佗医好他,所以后来有人向曹操推荐华佗时就说:“江东医周泰者乎?”

黄疸病流传较广时,华佗花了三年时间对茵陈蒿的药效作了反复试验,决定用春三月的茵陈蒿嫩叶施治,救治了许多病人。民间因此而流传一首歌谣:“三月茵陈四月蒿,传于后世切记牢,三月茵陈能治病,五月六月当柴烧”。华佗还以温汤热敷,治疗蝎子螫痛,用青苔炼膏,治疗马蜂螫后的肿痛;用蒜亩大酢治虫病;用紫苏治食鱼蟹中毒;用白前治咳嗽;用黄精补虚劳。如此等等,既简便易行,又收效神速。

府中官吏倪寻、李延同时来就诊,都是头痛发烧,病痛的症状正相同。华佗却说:“倪寻应该把病邪泻下来,李延应当发汗驱病。”有人对这两种不同疗法提出疑问。华佗回答说:“倪寻是外实症,李延是内实症,所以治疗他们也应当用不同的方法。”说完,马上分别给两人服药,等第二天一早两人一同病好起来了。

这样的医术,想来已经可以睥睨现代了,潘淑和关羽的病情定会迎刃而解。甚至现代医术比起华佗来还有不及之处,廖化心中不禁高兴,自己也许还能一睹早已失传的麻沸散!

这是,大门处终于传来了动静,只见手下领着一人走了进来。

那人想必便是华佗,虽是白发苍苍,但却鹤发童颜,云淡风轻,有着自信从容的气势!

只见他缓缓而来来,双眸中闪烁着仁慈之光,轻轻掸了掸衣袍上的灰渍,微微一拱手,淡淡道:“华佗拜见上庸牧。”

看那自信的气度,看那眼中的仁慈之光,果然是一代神医华佗!

廖化心中一喜,当即说道:“华先生,内人不幸风寒,就有劳您了。”

“将军稍作片刻,且看属下略施手段。”华佗自信的回应,潇洒的一个转身,挟着一身道风仙骨般的气质,走向了床榻上的潘淑。

他先是为潘淑搭脉,诊查了一番她的诸项体征,细细的检查了一番。

大堂中一片安静,一些婢女偷偷看着这边,注视着这个无比自信的医官。

一刻钟后,华佗做完了所有的检查,向廖化拱手道:“禀将军,已诊查完毕,姑娘的病并不难治,我只需略施针灸之术,再开一剂解毒的方子,喂姑娘服下,相信不出一个时辰,便可解毒。”

廖化长松了一口气,悬在嗓子眼的心总算落下,兴奋道:“谢过神医,谢过神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