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婶子要的扫把,我给她送过去了。”

周氏说着走到仓库里拿了些处理好的芦苇,准备继续做扫把。

周细春的手冻得通红,还有些肿,几乎感觉不到一文钱在手里的重量。

重重握了一下,又颠了颠,一个扫把才一文钱。

“奶奶,您先别做,等我忙好了,咱把这扫把改良下。”

“什么?”周氏满脸皱纹,一脸不解。

周细春慢慢解释道:“奶奶,您做的扫把只是将芦苇捆在一块,没什么技术……就是不怎么废手工,就是费点时间,人人都能做。咱们改一下,不仅好看还耐用,也能卖个好价钱。”

到时候如果成功了,市场就不仅仅是村里了。

周氏看着手中的芦苇一时间也没弄明白,但是她孙女说能改她就信。

周细春很快做好了一个简易破布拖把,接着就是改良扫把了。

先去仓库取出来一些芦苇放在了厨房,厨房是半露的,因此屋檐要比其他地方多突出一截。不至于下雨下雪天飘进厨房,周氏也拿了凳子坐了过来。

周细春检查这些芦苇,芦苇花早就被周氏去掉了。

她伸手去剥芦衣,“奶奶,剥好芦衣的您就三四十根对齐捆成一把,就用这个芦衣捆。”

周氏答应着。

因为每一根芦苇都要剥去芦衣,周细春专心干着,却还是发现燕伯今朝着这边走过来。

她快速跟奶奶说了声燕伯今叫“子望”,又跑出去拿小板凳。

将小板凳放在了靠里的位置,离她们不远,但吹不着冷风。

直到周细春去扶燕伯今,周氏才看出孙女的哥哥眼睛好像有问题。

捕捉到奶奶朝他们看过来的眼神,周细春微微点了点头。

燕伯今坐下后也没说话,目光没有落处,但耳朵却关注着周细春这边。

等所有芦苇都除去了芦衣,周氏也捆好了,总共十二小把,正好可以做两个扫把。

周细春分成两份,每份都逃出其中最长的作为第一把。解开捆绑的芦衣,她有天然麻绳自然不用芦衣捆,不然芦衣还要用开水泡。

依次再放入第二把排齐,直到第六把,每一把都要捆结实。

最后扫把的把身也要隔十五至二十厘米捆绑依次,最后拿砍刀砍去多余长度的芦苇梗。

剪断的麻绳也要嵌入把身里,这个扫把才会更牢固。

做扫把花费了一些时间,但是周细春拿着已经做好的扫把,十分满意。周氏眼中也有些惊讶,周细春递过去给奶奶看。

周氏哪有不满意的,口中念叨:“这个好,又结实又好看。”

周细春看了看旁边全程没有言语的燕伯今,想了想,询问道:“兄长,你能帮我看看吗?”

她想让他有参与感,而不是坐在一旁,觉得自己是个无关紧要的人。

看?怎么看?

念头刚刚扫过,大腿上一重。燕伯今抿了抿唇,顺势摸索过去。

首先摸到的是芦苇干燥后磨砂的触感,顺着摸下去,干净平整。再往上,凹凸感,麻绳捆住的地方整齐不乱,不用看也知道很美观。

“子望啊,你觉得怎么样啊?”周氏开口。

“不错。”忽然又微微转向周细春的方向,“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周细春心情好,点头微笑道:“知我者莫若兄长。”

燕伯今不语,周氏也难得露出笑容,“剩下的我来做。”

周细春看着时辰差不多了,该准备晚饭了。

井边打水将萝卜洗干净,烧开水的功夫将萝卜去皮切成丝,放入碗中加一点盐拌匀腌制一会儿,能去除萝卜的辛辣味。

水烧开后备用,煎了三个两面金黄的鸡蛋。

将腌制的萝卜洗干净,往有鸡蛋的锅中加入白开水,放入萝卜丝,大火烧开。水开后转小火炖煮一刻钟,加点盐就成了。

做好的汤已经呈乳白色,周细春看着还是满意的,萝卜是萝卜,鸡蛋是鸡蛋,总觉得味道应该不难吃。

重新烧水热完馒头后,周氏和燕伯今坐在一旁,一人分一个碗,每人分了一个鸡蛋加了一些汤。

周细春的凳子当做了小桌子,她分完了馒头一手端汤一手馒头站在一旁。

这是她在这个世界第一次做汤,心情比做鸡蛋羹还忐忑。

瞅着奶奶大口喝了汤,周细春问出了口:“奶奶,汤怎么样,能喝吗?”

周氏又喝了一口,道:“挺好,能喝呀。”

不是问好不好喝,而是问能不能喝。燕伯今知道她在看他,于是端起手中的汤喝了一口,脸色未变。

“兄长,怎么样?”周细春紧张。

“不错。”燕伯今依旧面不改色。

周细春放下心来,心中感慨被朋友们称之为试毒的日子,终于成为过去了。

她也开心的喝了一大口,瞬间表情凝固了。

萝卜的辛辣味没有去除掉,入喉还有点涩。

她抬头看看奶奶,又看看燕伯今。

脸突然红透了,眼见燕伯今又要再喝,连忙小声制止道:“这汤别喝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