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天地变色,山地动摇,孤坟裂出沟壑,祝英台飘然落入,化为蝴蝶,从沟壑中,两只蝴蝶翩然而出,双双飞舞。

场景演绎到此处,所有人都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一种凄美的爱情迎面扑来。

而《至死不渝》这首歌到了这时候也由刚才的旋律中缓缓进入尾声。

伴随大家的唱法,歌曲加着舞台的场景,仿佛其中的故事,就如同真实存在的一般。

舞台下的观众,很多人已经泪眼婆娑红着湿润的眼眶,而有些人早就掩着脸,潸然泪下。

就连评委席里的四位导师,也不禁动容,而作为女性的莎莎与梁以茹更为之所动。

莎莎也已经眼眶泛红。梁以茹显然伪装得更好一些,没有让自己动容的情绪太多展示出来。

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这故事真正在他们演绎起来是如此绝美。

彩排的时候,他们只是简单的听到了这个故事,哪知道,配合这样的这首歌,竟然能有这样的力量,让人情绪宣泄。

弹幕中,更是夸张。

飘满的弹幕。

“这场景?这故事?太惊艳到人了吧。”

“天啊,这是什么故事啊,相知相识相爱,就连死,也要化蝶在一起。”

“果然爱而不得,是人生憾事,好在他们最后也在一起了。”

“听得我头皮发麻,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这首歌配合这样的舞台,竟然这么能打动人?以前我是白听了。”

“古装的他们都好帅啊,就是路书岳怎么就没什么动作啊。”

“好棒,爱了。”

“·······”

飘满的弹幕中无不表示出被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所打动。

而他们的演技也可圈可点,恍如真是穿越过去,进行了一场时光之旅,偶遇了一场凄美故事。

在化为蝴蝶的场景中,银幕上也投出了这个故事的文字大概。

文字由水墨作为统一基调,用古色古香的毛笔书法在银幕上一个一个隽写投影而出。

相传,在西晋时期,青年学子梁山伯辞家攻读,途遇女扮男装的学子祝英台,两人一见如故,志趣相投,遂于草桥结拜为兄弟,后同到红罗山书院就读。在书院两人朝夕相处,感情日深。

三年后,英台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别。山伯经师母指点,带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坠到祝家求婚遭拒绝,回家后悲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台闻山伯为己而死,悲痛欲绝。

不久,马家前来迎娶,英台被迫含愤上轿。行至山伯墓前,英台执意下轿,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哭拜亡灵,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瞬间所有人都被这段文字所吸引。

这是故事的大概,但与刚才的场景演绎出来的故事竟然丝毫不差。

而且加之独特的中华书法之美,使之舞台上呈现出一种古朴古典的韵味,引人入胜。

观众情绪已然到达了极致。

他们只是在猜想,这样绝美的爱情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吗,还是谁编写出来的。

而这段文字仿佛就要为这场演绎画上完美的句点,观众正要收拾情绪。

可是,忽然,只见灯光又一次变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