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赵浩吃完饭,打车找了一家服装店,买了一身正装。

走出服装店,打了一辆出租车,说了一声柴湾嘉业18号,赵浩就开始闭目养神。

很快出租车就到了明报大楼下面,看着整栋楼,赵浩还是有些忐忑的,平复好心情,赵浩就抬步走进去了。

赵浩之所以到《明报》,就是因为此时的明报是香港最大的报纸,先来看看这里能否看上,碰碰运气。

这时候明报,东方日报,星岛日报之间互相争夺读者和作家,赵浩也想把小说买个好价钱不是。

虽然明报在三家中给作者的待遇最差,但是金亮庸的名头也不是小觑的,作为小说界的明灯似的人物,无名作家得到金亮庸的夸奖,接下来对名气的提升还是很有好处的,说白了就是买的钱更多不是。

赵浩在前台问明公司地址,上楼找到前台,说明来意,前台小姐就请赵浩先坐着等着,她打电活询问一下。

没过多久,前台小姐就给赵浩回复,进去找一位专门收稿子的李文志副编辑就好了。

赵浩进到里面,找到编辑室,找到李文志副编辑的办公室,轻轻敲门,只听门内传来一声“请进”。

赵浩打开门走进去,看到一位大概四五十岁的,穿着西装,带着眼镜的成年人在低头写东西。

见赵浩走进来,李文志抬头说了一声“这位先生先坐,抱歉,我还有一点写完”。

赵浩说了声没关系,就坐在李文志对面的椅子上。

等了一会,李文志忙完,抬起头来问“这位先生,免贵姓什么”。

“赵,赵钱孙李的赵,赵浩浩然正气的浩”。

“赵先生,听前台说要在明报发表小说,不知道稿子带了吗”。

“带了”赵浩把随身携带的寻秦记部分交给李文志。

李文志给赵浩到了一杯水,随即拿起赵浩的小说到了起来。

小说开篇写了很多后世说的无意义的,不推动剧情“爱情”描写,比较直白露骨,基本都是按照黄大师原著借鉴的。

李文志看了大约几万字吧,就把稿子合上了,问道“赵先生,请问你是……”。

赵浩也不直接回答李文志的问题,二十,直接问道,“李编辑,你看这本小说可以发表吗?”

“想法挺新颖,不过太多情节艳俗浮夸,太过轻浮”李文志看了一眼赵浩接着说“不过我们可以进行二次修改校正,可以在报纸上试试水。”

赵浩在想是不是可以在明报试试,毕竟以后要是出书还是要把前面一些一些吸引人的情节修改或者删除,要不然后世,黄大师也不会弄个珍藏版。

李文志看着赵浩在思索,接着说“先生看你有些面生,口音也不是太像,是第一次写文章吧,千字五十怎么样?”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