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以不变应万变是处理事情的基础?修行得不得益要看是否着相执着,就算普通人,如果太迷于名利,肯定会为利忘义,而成为小人,学佛更是这样,学佛最基本的戒律都是建立在不着身体物相上,佛教的修行就是教人缘起性空、明心见性的道理。

圣人说:心本无生因境有,就是说我们的身体物相、思想意识,都是建立在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无量世中,生长在无数家庭环境中,我们的思想也随着家庭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能随身随境而变的,都是无常变坏的,而在无量世的轮回中,我们的能看、能听、能觉知的能力永恒不变,看破放下可变的,保任永恒不变的,这就是修行,就是无我利他的起点。

为什么说人要以苦为师呢?苦难能激励斗志,生起英勇无畏的心,物质的苦难和精神的磨砺,不能给人带来升华,但这种大义凛然保家为众生的精神,才是不灭的心灵,修行也是这个道理,学佛的苦就是无常,这种苦使我们升起出离心、空性的正智慧。

守护成熟的心灵使我们得到彼岸净土,再看到他人也饱受这种痛苦,使我们升起菩提之心,众生的苦为因,悟苦升起的心性为缘,以心性度化众生为果,这才是真正的菩萨行。

看到动物死后,身无所归心无所依,故念诵经典导引他们回归净心净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共同忆念苦之悲惨,这种大义凛然的气质,必将化作心性的净土。

人怎么修才能增福灭罪呢?我们之所以没有增福灭罪,就是因为信愿不切,经中告诉我们,你的心量有多大,福德就有多大,信有多深,罪灭就有多少,经中从物质世界讲到精神世界,再由精神世界讲到心性界,再由心性世界讲到度一切众生的意义。

要达到度一切众生,就得入一切世界,不同世界的互入互溶,成就五十三参菩萨法身,一个人要想成为菩萨,必须以善财童子为自己。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善财读万卷书只为一个深信,以信为资粮,所行皆为五十三参,人有多少信,便有多少参,我们时时处处都在参,我们认为没有善知识,这些的主因就是没有坚信的心,也不会得到极乐彼岸。

为什么说慎终追远,民德厚矣?在古代三月初三虽然是祭祀的节日,但也是传统的情人节,茶话会就来自于古代的对歌,很多的节日,都和祭祀和爱情有关,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

其实这两样事就这一件事,如果爱情缺少了追远的思想,是很难如意的,如果祭祀没有了爱,不要说追思了,就连人格也有欠缺,修行就是为了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为了人就应该为了他的先人,这也是他能接纳的基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