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前,刘焉决意将益州治所由雒县迁往绵竹,此刻身处绵竹的刘焉对蔡瑜近来之作为知之甚细,却不以为意:身为太守,治理郡县乃分内之事,身为名士,设学院兴文事也在情理之中,只要不征重兵,容其在巴郡苟全便是。
此后数月,北方战事日久不息,越来越多中原、荆州之人西迁,经鱼复县入益州者足有数万户,其中大半因开荒之策而留在巴郡。
书院的发展超出蔡瑜预期,院师已有三十余人,常于书院进学者过千,且仍在日渐增多,多为寒门。其中甚至有为让子弟入书院读书而特意迁至江州的外郡之人。为此,蔡瑜不得不扩建书院,耗费颇多钱财,却甘之如饴。
讲经之事亦在持续发酵,每逢朔、望两日,书院中便熙熙攘攘,令蔡瑜开怀不已。
以上诸事外,蔡瑜“千金买马骨”效果显著,此后虽不似初时那几日应者云集,来自荐者任事之能却愈高。蔡瑜喜忧参半,恨不能立时拿下益州,方能有更多官职可用。万幸,不知为何,总有官吏渎职枉法,舍己为人,为蔡瑜解忧。
随着手下可用之人渐多,蔡瑜愈加空闲,便时常在书院走动,无言提醒诸生:饮水当思源才合乎道义。不去书院时,蔡瑜要么与张辽一同练兵,要么便在家逗弄两个小外甥。
时间如此似慢实快一天天过去,悄然来到初平二年(191年),四月。
雒阳,董卓遭遇了严重的挫败。
十三路关东联军兵围雒阳时,世人皆以为董卓势如累卵,败亡将在旦夕之间。却不知诸侯大都心怀鬼胎,以保存实力为先,避战不前,十余万大军寸功未建,只空耗粮草。
去岁整整一载,竟仅于孟津、成皋、梁县爆发了三场战争。
在孟津,河内太守王匡大败,几近全灭。
在成皋,曹操、鲍信出战,张邈派部将助力,共约两三万兵马,惨败于董卓大将徐荣。
在梁县,孙坚领兵攻打董卓军,亦遭徐荣击破败逃,全军覆没。
反董至今,诸侯联军仅有之三战,尽为败绩。
董卓正志得意满,二月,孙坚再次率军北上,屯兵于阳人聚。
董卓大怒:“败军之将竟还敢来!”当即便令胡轸为主将,统率吕布、华雄诸将领五千兵马攻打孙坚。
胡轸乃董卓凉州旧将,或是出于对董卓厚待吕布之不满,或是为了立威,以使兵将效死力,出征前便放言此行要斩一位“青绶”以肃军纪,令吕布极为忌惮。
吕布为何忌惮?汉时官秩比二千石以上者,配备银印青绶,吕布为骑都尉,秩比两千石,恰好便是“青绶”。
兵马未动,便大将失和,结果可想而知。
阳人聚之战,胡轸、吕布大败而归,都督华雄为孙坚斩杀。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