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越王

太子向狄仁杰讲述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白天,太子宫内。卫士们押着化装成道士的李规走进殿内。

太子和近身侍卫正急匆匆地从内殿走出,一名卫士上前禀道:“殿下,此人装疯卖傻在太子宫门前大呼宫内有鬼,手持桃木剑硬闯宫门,被卑职等拿下。”

太子道:“哦?有这等事。”他走过来,对那人道:“抬起头来。”

那人抬起头,太子一惊:“你、你怎么如此面熟?”

那人笑道:“太子可还记得江南之事吗?”

太子浑身一颤:“你是……”

那人道:“李规。”

太子倒吸一口凉气,脱口喊道:“是你!”此话一出口,他立刻察觉不妥,赶忙对卫士们道:“啊,这个出家人是我的旧友,你们去吧。”

卫士们赶忙放开李规,退到殿外。太子一把抓住李规,惊异地道:“你、你没死?”

李规点点头:“罪臣之所以冒死前来,就是有事要回禀殿下。”

太子对近身卫士道:“守住宫门,任何人也不许进来!”

狄仁杰听完这个故事,问道:“李规说了些什么?”

太子道:“他说,越王李贞在起兵之前,曾临水自鉴,奇怪的是水中的倒影竟然没有头颅。当时越王非常恐惧,自知仓促起兵,定然败事,于是,便留下了一笔巨额财宝和甲仗物资,藏于湖州的翠屏山中。”

狄仁杰一惊:“翠屏山,就是刘家庄后的这个翠屏山?”

太子点点头:“是的。”

狄仁杰倒抽了一口冷气,话说到这里,他已经明白了几分。

太子道:“越王将‘藏宝图’一分为三,分别藏在了三本《蓝衫记》中……”他向狄仁杰详细描述了这段旧事——

白天,越王府,三本《蓝衫记》摆在桌上,李规、吴孝杰和刘查礼三人站在桌前。越王长叹一声:“你们三个是我最信任的,所以这副重担要由你们挑起来。跪下!”

三人跪倒在地。越王道:“你们共同发誓,绝不背叛大唐天下,绝不助纣为虐,同心辅佐太子复位!”

三人跟着越王念完誓词,最后同声道:“若违此誓,人神共弃!”

越王点了点头道:“这三本《蓝衫记》中,藏着一副‘藏宝图’。我之所以将它一分为三,是要令你们各有制约。这笔财宝、物资只能供太子起事,恢复李唐天下之用,绝不能用作他图。因此,只有你们三人并到,三本书同时打开,‘藏宝图’才能现身,我希望,这一刻,就是太子起事之时。”

李规道:“父亲请放心!”

吴孝杰和刘查礼同声道:“卑职等宁死也要保全此图!”

越王点点头:“我死后,你们三人要立即分散。查礼率人在翠屏山附近建造一座村落,守护这笔财宝,为今后起事留下一个根基。孝杰和李规潜入京城,伺机到太子身边,一定要说服太子,起事复唐。到时候,你们三书并到,取出宝图,复我李唐神器!”

三人热泪盈眶,高声发誓:“以血复唐,决不苟且偷生!”

狄仁杰听罢,缓缓点了点头:“于是刘查礼便奉越王旨意来到了湖州,建起了这座刘家庄;而吴孝杰则进入了太子殿下的崇文馆,做了掌院学士。”

太子点点头:“是的。李规冒死到京城见我,就是要说服我起兵复唐。可是阁老,你知道,我虽然是皇帝的亲生儿子,可她从没相信过我,她一直认为我的身上流着太宗皇帝的血液。现在除了我和李旦,李姓皇子已被她诛杀殆尽,我怎么敢轻举妄动!”

狄仁杰长叹一声,点了点头:“太子说得是。以子反母,大违纲常,即使能够恢复李唐神器,也难令天下之人心服。”

太子道:“是呀,我就是这样对李规讲的。可他却非常固执,请来了吴孝杰,共同劝说我——”

……

幽州。

陆炳深夜来到李颖住处,对着恶来说道:“少爷已经睡下了吗?”

“少爷已经入睡。”

“快去通报。”

“这……”

“我有重大事情跟少爷汇报,快去通报。”

这时里面的李颖也已经醒了,喊道:“进来吧。”

恶来点点头,陆炳这才进去。

一进门说道:“少爷,太子出京赶赴湖州。”

“到底是什么情况?”

“目前还不清楚,但是吴孝杰突然暴病身亡,太子深夜赶赴湖州,一旦被皇帝知道了太子必定会被废储。”

“不行,现在的太子不能被废,至少在我们正式踏入朝堂之前,不能被废。不然那个该死的奸贼武三思就要上位了,给我盯着武三思,武懿宗等人,切不能让他们发现太子不在东宫。”

“是,少爷。”

“传信湖州,联系曾泰。”

“少爷,曾泰已经在内卫的监视之下了。”

“怎么回事?”

“内卫正在监视狄仁杰,曾泰一直跟狄仁杰在一起,所以也被监视了。”

“看来我们只能寄希望于狄仁杰了。”李颖说道:“我们的计划也必须实行了。”

“突厥那边已经联系好了。”

“很好,告诉吉利,我帮他去除政敌,他得帮我完成壮举。”

“明白。”

“我们也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吉利,虎敬晖那里怎么样了?”

“一万人马正在训练,全部是按照您的鸳鸯阵训练的。”

“刑天那里怎么样了?”

“八百骑兵,全部是三骑,手拿马槊,腰带胡刀,很有冠军侯麾下骑兵的风范。”

“很好,咱们到时候也跟冠军侯一样。”

“是。”

……

深夜,太子书房。吴孝杰轻轻摇了摇头:“现在起兵不是时机。”

太子脸上露出了微笑。而李规惊讶地道:“孝杰兄,却是为何?”

吴孝杰道:“而今人心思定,一旦战火燃起,百姓必然痛恶。非旦大事难成,还会陷太子于死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