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福金见他说的郑重,不禁也敛容答道:“奴家就先谢过官人啦!”

她是金枝玉叶之身,和王伦交谈并不以此自矜,语气还如此客气,确实让人敬佩。尊卑之分,自古有之,像她这样既有地位长得又绝美之人能如此低调,让王伦好感加倍。

同时他也好奇,既然茂德帝姬出现在这里,那么那个殿下的身份一定不会低了,止不定是她的某位兄长。

拜辞了诸位美娇娘,跟着另一位中年人踏进另一进宅院。这回不需要猜测对方的身份了,因为他分明就是个太监。

和王伦也不多话,把他又带到一处甬道旁,早见一处极开阔的亭台。亭子里有好几个人在议着事,依稀听到“女真、契丹”等语。

见他们过来,都停下来看。里面有一个比自己还年轻的少年公子哥儿,面如白玉,长相清秀,但是这群人一看都是以他为中心。看他锦衣玉带,头戴紫金冠,定是位皇子无疑了。

紫金冠,又名太子盔,多用于王子及年少的将领。

其余几人或文官打扮,或武将装束,革带紫衣金鱼、绯衣银鱼,级别都是不低。还有一个半大的孩子,但也配着玉带,对少年公子执礼甚恭。

在这群读书人中间的那名武将很另类,远远看去脸上像包公,面如锅底,鼻孔朝天,卷发赤须,彪形八尺…极丑,不免让王伦多看了一眼。

这样的武将,到战场上不需要拿刀动枪,只要本色出场,敌军都会被吓坏的吧?

那太监缓步上前,轻扯嗓音道:“禀殿下,王伦带到。”

少年人笑起来,说了一嘴什么,那太监便回来,把王伦叫过去:“王爷宣你上前。”

王伦便走过去,向少年深揖一礼。

宋代在礼教上承袭唐代,也是尊卑之分最少的时代。一个宋朝平民拜见皇帝,完全可以行揖拜礼,并不是非要跪拜不可。当然,如果愿意跪拜,似乎也无不可。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也记录了宋真宗的一次出巡:咸平四年(1001)八月,“上观稼北郊,宴射于含芳园。都人望见乘舆,拚跃称万岁”。开封市民看到皇帝的乘舆,只是欢呼雀跃,而不是惶然跪倒。

刚刚在开封府见官,证人当事人也都没有下跪,只有牛二来了一出,但只是为了表示“无辜”,推官并没要求他。

作为带着现代人深刻印记的王伦,肯定不喜欢什么“纳头便拜”、三跪九叩之类的,太伤人格了。

“小人王伦,见过王爷。”

到底是有后世的熏陶,虽然人在屋檐下,那胆气还是有点的,至少说话不见慌乱,吐字清晰。

“无需多礼…本王在府中多听得山水郎之名,原来恁地年轻!”

这话说的,虽然很和气,但是他一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说自己年轻,总觉得怪怪的。

王伦对面前的这人好感大增。毕竟,人家位尊权重,说话却没有带着一点威风,就像拉家常。

“这都是友朋抬爱,王伦愧不敢当。”

虽然说着客气话,但从一位王爷嘴里传出来,王伦还是觉得很有成就感。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