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5亿年,还真是漫长啊。”
陈诺眼底露出一丝感慨,神情却没太多的意外。
在地球的时候,发现大气之中的氧气都已经跟其他物质氧化枯竭,那时候陈诺就明白,时间至少过去千万年之久。
1.055亿年,这个时间虽然比一开始预料的还要漫长,但也不算超出陈诺的心理预期。
“一亿年过去,人类消失了一亿年,如果不是太空特殊的环境保存了这一片战争废墟,恐怕证明人类曾经存在的东西,恐怕也都没有了。”
陈诺看着太空那一片星星点点,情绪发散一会儿,开始准备下一步的工作。
搜寻人类文明的遗物,探寻超导材料的结构,还有搜集裂变重元素,这些任务他之前教过,交给小天可以搞定,但有一些没有教过的事情,暂时就只能由他来完成。
那就是建造射电望远镜阵列,对星空,对银河进行一个全面的巡天探测,制作出一份初级的星图。
要制作一份有效的星图,首先就要有标准参照物,用来定位自己在星空的位置。
在地球GPS还没诞生的大航海时代,人们依靠的是太阳角度,北极星,指南针,还有季节的潮汐变化,包括岸边的灯塔等等作为参照物,指引确定自己的方位。
但到了星际航行,这标准参照物就不一样了。
在宇宙航行的设想里,一般把典型的类星体作为参照物。
这些类星体的位置普遍在上亿,十亿,甚至数十亿的光年之外,从星体两极喷射出来的高能辐射流,经过遥远距离的扩散几乎能覆盖半个本星系群。
不过虽然覆盖面积很大,但因为距离过于遥远,在银河系和仙女座星系观测同一个类星体时,角度却几乎没有变化。
这样的类星体就宛如星空的北极星一样,永远为人们指引一个固定的方向。
除了类星体,星空还有一样东西可以作为标准参照物,那就是中子脉冲星。
因为中子星的磁轴和自转轴不重合,这样从中子星喷出的高能辐射就会因为星体的自转,周期性的扫过一些区域,在观测者的视角,这就像是一个在不断闪灭的脉冲信号。
同时因为每一颗中子星的质量,角动量,自转的速度和角度都不一样,同时又因为磁场强度不同,导致每一颗中子脉冲星的闪烁频率,光谱频段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
这样如果能在星空找到3颗以上的中子脉冲星,那么就可以通过三角定位原理,确定自己在星空的准确位置,找到的脉冲星数量越多,定位的就越精准。
时间流逝,眨眼三个月的时间过去。
陈诺亲自建造的射电望远镜阵列,这也按照斯隆数字巡天的方式,开始正式的运行。
随着射电望远镜阵列的运转,一颗颗的星辰也在陈诺面前巨大的生物屏幕点亮。
这些在屏幕点亮的星辰,位置都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在沿着某种规律运转,点开查看,还可以看到具体的运转数据。
这就是星图。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