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府。

午时刚过,南线传来军情,朱元璋临时召集诸位重臣到白虎殿紧急议事。

征南将军汤和亲笔,吴军二十六日已经抵达福州外围。

元福建行省平章陈友定在福州城布下两万重兵,城外筑环垒,五十步设一高台,层层布防,并亲率一军移驻延平,与福州呈掎角之势,意图死守。

汤和担忧此战艰难,希望朱元璋督促西线的胡廷瑞所部加快南下,至少牵制福州西北延平城内的陈友定,避免诸军攻城时遭遇外围突袭。

东南各势力,相比张士诚的偏安一隅、方国珍的首鼠两端,陈友定是唯一坚定效忠元室的一个,不仅屡次拒绝朱元璋的通使交好,当吴军开始进军福建,朱元璋最后一次派人招降,陈友定还召集部将,杀使者取血和酒为祭,完全不留退路。

因此,大家一番商议,都认为福州这一次攻城战将是硬仗,恐旷日持久。

讨论了小半个时辰,朱元璋按照汤和请求,亲自写了一封手书给胡廷瑞,严令他立刻率兵南下进军延平,不得拖延。

等使者带信离开,朱元璋还不放心,又详细询问安排了一番南线补给事宜,这才让众人散去。

白虎殿内安静下来,朱元璋刚拿起一份中书省草拟即将发往山东的安民诏书,有侍卫来报,翰林直学士朱塬遣了家中下人过来,已经等待许久。

朱元璋听到某個名字,终于从刚刚的担忧中回过些精神,让侍卫把人带来。

赵续和左七一起来到金陵城中的吴王府,本以为送了书单,回几句话,就能很快离开,再去帮小官人寻找那甚么石墨和匠人。

没想到失算了。

等了足足大半个时辰,看天色已经是申时初,再有一个时辰就要天黑,才终于见到吴王。

朱元璋今日一身黑色缂丝云纹外袍,没有戴冠。赵续两人见礼,得到回应后起身,见主上还在审阅一份文书,安静地站在原地不敢打扰。

片刻后,朱元璋看完草拟,对身边一直等待的中书都事李彬道:“再加两项,让那山东有司百姓当下也莫要懈怠,闲暇兴修水利,整饬农具,以待年后春耕。再者,俺记得前些时日山东各地都有报元之败军散卒剽掠地方,再督促他们投效官军或卸甲回乡,另也提醒各驻军加强巡视,凡有聚众为祸者,尽剿之,莫要让他们伤了百姓。”

李彬答应一番,匆匆离开。

朱元璋又挥退了左右,看向殿中赵续和左七两个,好奇道:“怎一起来了?”

以往两人都是单独过来。

赵续道:“小的来送书单,左七也被遣了进城办事,就先一起来见主上。”

朱元璋听到是那份他也记在心里的书单,顿时不再关心这些细节,示意道:“拿来我看。”

赵续从怀里掏出信封,恭敬地捧到朱元璋案前。

朱元璋从信封里掏出几页笺纸,开始浏览。

第一页是各种农业类书籍,不觉什么,看到之后内容,微微皱眉,下意识问道:“为何都是些杂书?”

刚刚信封没有密封,赵续两个却也不敢偷看,闻言有些不解,但赵续还是反应过来,回道:“小的不知,但,小官人宅子里有座书楼,藏了前主留下的数百册典籍。”

赵续也没说清,朱元璋却是大概明白。

再看手中这份书单,刚刚只是第一感觉地脱口而出,此时稍稍斟酌,结合小秀才那经济之学,朱元璋顿时有所了悟。

如此反反复复地浏览了好几遍,足过了半刻钟,朱元璋才再次抬头,依旧残留着些思索表情地对赵续道:“回去告诉朱塬,俺会让人给他备好。”

赵续拱手答应。

说到朱塬,朱元璋暂时收起一些思绪,又问道:“他身体可好些?”

赵续道:“戴先生说已经无碍,只是最近还不敢出门,一直待在暖房里。”

“他那身子,不出门也好,”朱元璋念叨一句,想起戴三春,表情又严肃了些,问道:“最近可还有人打那边主意?”

赵续顿了下,还是诚实道:“小的进城之前,恰好有个叫崔计的户部主事,带了人在后湖上稽查逃役隐户,还到了小官人宅门前,说我们藏了人,要交出来,还要小官人出来和他说话。”

朱元璋听赵续说着,眉头逐渐皱起,目光里还闪过厉色:“之后呢?”

“宅子里没有藏匿什么隐户,只有小的们平日出入才雇佣一些湖民撑船。”赵续先解释一句,又道:“恰好小的要来送书单,小官人就说,他病着见不了客,这些日子连门都不出,也不可能犯什么事,让那堵门的想要说法,就随小的一起来王府,让主上决断。”

朱元璋听到这里,忍不住笑出来,又很快绷起脸,没什么怒意地哼道:“还是这滑头性子。”

说着扫了眼两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