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并不知晓真实的历史上宗泽在日后是朝廷为数不多可以依赖的国家柱石。

但这并不妨碍赵煦此时立刻就让只有一面之缘的,自己推荐的地方主官接手自己代理的职务。这便是用人不疑了。

宗泽既然知晓眼前人非是雍王而是天子,便一再推让。可赵煦直接拉着他将他摁在县衙大堂的主位上,只是让周启给自己找了个板凳坐在堂下。

青苗法最初在浙东路施行的时候,宗泽已经是少年人,那时候他目睹耳闻了大宋吏治腐败和外敌频仍,可朝野自庆历新政要整改吏治后,居然再无人提及。

所以,少年时的宗泽就不认为熙宁变法可以救国救民。

为了探寻这条道路,他毅然离家四处求学,历时十余年之久,到过的地方有数十处之多。可谓是做到了真正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研读“古人典要”,学以致用,还十分充分的考察社稷,了解民情。

从某种程度上宗泽可能比苏轼还要了解新法的施行状况。

“殿下,这青苗法由我在这永安县自然是可以施行的,可如果放到别处恐怕有不小概率成为荼毒百姓的工具。”宗泽诚恳来言。

“此话怎讲?”赵煦正襟危坐,亦是严肃问询。

“下官虽出身微薄,位卑言轻,但自幼常怀报国之志。曾到各地求学亲眼目睹我大宋基层官吏如何以各种手段荼毒百姓。以青苗法为例,按朝廷制置三司条例司颁布的法令,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谷,以补助耕作。这本是让百姓在青黄不接时能有可靠的过渡方式,可到了地方上。”宗泽摇头道:“施法的初衷已经变了,多数官员为了政绩往往是强行摊发,征收的利息也多数高于三成,有些甚至高达一两倍。”

“施行成功的地方你可曾见过?”赵煦闻言不免叹息,跟苏轼所说完全印证了。

宗泽叹道:“自然也是有的,但其数量太少了。青苗法在天下各路施行的十多年,正是下官游学各地之时,明面上看国家收到的钱粮是多了起来,不过下面的民生却也日渐艰辛了,这都是下官亲眼所见。”

“那依你之见青苗法当如何施行呢?”赵煦遇到宗泽这个懂得实地考察,愿意学以致用的读书人真是莫名得有亲切感。

这才是士人该有的样子,沉浸经义,脱离实际的文人如何能有真正的救国之法。

“殿下,如要在天下各路再度推行青苗法,当先整顿吏治。恕下官直言,整顿吏治才是施行所有法令的先决条件,若任由眼下的官场崩坏下去,恐有……”宗泽说到此却是踌躇起来。

“恐有什么?没事你尽管说。”赵煦目光炯炯的看着他。

宗泽起身然后半跪在地,拱手昂然道:“若任由官场崩坏下去,我大宋恐有亡国之虞。”

赵煦闻言,起身扶起宗泽,然后在大堂内来回踱步,宗泽之意和他暗合,只是庆历新政的失败也是不得不考虑的。

如今的大宋强敌环伺,若是强行整顿吏治,内部生出乱子只会让周围的敌人得利。

何况,别说他尚未亲政,便是亲政了总也该需要个过渡期。

“宗知县所言甚和我意,只是此事我等须得慎重且从长计议。”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