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身为藩王本在江都任扬州总管。
这也是后来跑到江都的原因之一,盖因此地为杨广经营多年。
【历史上北周时杨广因父亲杨坚的功勋受北周武帝封为雁门郡公。
直到杨坚建隋后才封为晋王官拜柱国。
所以李菩提的郡公和柱国在非宗室里面已经算是不错的封赏了,再上一层便是国公和上柱国了,最后便是一字公了比如杨素的楚公。
也有一些特殊的殊荣比如千牛备身,可以常伴储君左右或者为皇帝的禁卫武官。多为勋贵子弟比如李菩提此世的兄弟李渊其很受杨坚和独孤伽罗垂爱便任过此官职,当然本身李渊便袭封了唐国公。
李渊的祖父北魏、西魏名将、八柱国之一李虎,便封有陇西郡公之位,北周时追封为唐国公。
李渊的父亲李昞,西魏时为车骑大将军、骠骑大将军,袭封了陇西郡公,北周时为柱国大将军,被册封为唐国公。
李昞又娶了独孤伽罗的姐姐,所以李昞去世时年仅七岁的李渊便袭封了唐国公。
王朝更替不改世代国公。
国公的儿子还是国公。
(说这句不过分吧。)
唐国公之位一直在李渊一系,当然后来李渊成了皇帝唐国公便不再传给儿子了。】
自古以来太子镇守皇都,坐镇外地的藩王无诏不得入都。
(毕竟各朝皇帝也担心兄弟叛乱。
却也不是一直不变的。
比如明代便奉行亲王无诏不得入京。
但到了清代就变成亲王不准随意离京了。)
此时并无战事发生,杨坚和独孤伽罗也活着好好的。
这杨广却出现在皇都大兴,看来储君之争已经有了偏向。
太子杨勇到底没有争过晋王杨广。
离杨广成为太子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储君之争在这隋朝,谁胜谁负的关键并不在于谁在朝中在军中的势力更大。
此时杨坚建隋一统南北结束纷争的时间刚过去没多久。
可以说此时杨隋声望正隆,以隋灭陈,天下大义还是有的,民众受够了乱世民心也还归属。
【要论杨坚个人最得意的功绩可能便是灭了南陈了。
以隋灭陈结束分裂。
天下一统可能没有皇帝不渴望这一功绩。
所以杨坚死后不久老朋友陈叔宝病逝了。
(就是这么巧。)
灭陈后陈叔宝被掳至长安受封长城县公,杨坚对他礼遇甚厚。
陈叔宝死时杨广已经是皇帝了当即为他追赠大将军,谥号为炀。
没错杨广给陈叔宝的谥号和老表李渊建唐后给他的追谥是相同的评价。
杨广被宇文化及杀了后,孙子杨侗即位后追谥他为明皇帝。
(杨侗年号皇泰,被杨广的臣子王世充拥为皇帝,后来一说禅位一说被废,被王世充杀了,王世充自立称帝后追其谥号为恭。)
同样反隋并且打败了隋将泾州刺史右翊卫将军薛世雄部三万余人,建国称王的窦建德擒杀了宇文化及后哭祭杨广,追谥杨广为闵皇帝。
只有老表李渊追谥杨广为炀皇帝。
这可能就是好兄弟之间的默契吧。】
再论回杨广和杨勇的太子之争。
杨勇有高颎支持,两人还有联姻关系,杨勇正妻为原北魏皇室拓跋氏现称元氏的氏族出身。
杨广有杨素支持,正妻为西梁皇氏出身。
杨勇身边的力量不仅不比杨广次,还因一直位于中枢加上名义在身相比杨广更加强。
谁能够成为太子其实一直都因杨坚和独孤伽罗的意见而决定。
杨坚崇尚朴素,杨勇却喜爱奢侈,曾给自己的蜀铠装饰花纹,因此被杨坚不喜。
杨广则每次来朝车马侍从都俭约朴素,恭敬的应对朝臣礼节极其谦卑。
但杨坚并没有放弃杨勇。
杨勇喜好美色,尤其宠爱云昭训,正妻元妃不得宠爱并且子女都为妾室所出,正妻元妃无子郁郁寡欢的去世了。
这让一直崇尚子女应多为正妻所出的独孤伽罗不喜。
杨广则展示自己没有什么姬妾,侍妾只是为了凑够数量只和萧妃厮守。
并且萧氏为杨广诞育三子一女,更加受独孤伽罗的看重。
最终杨广得到了独孤伽罗的支持。
高颎作为独孤伽罗的家臣一直受到独孤伽罗的看重这也是其稳居朝堂的原因。
高颎在此时太子之争中一直站在杨勇的立场,在杨勇失利后也一直力保杨勇的太子位阻挡杨广上位,独孤伽罗直接将高颎放下朝堂为杨广扫除了阻碍。
在独孤伽罗的支持下杨坚最终放弃了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
虽然杨广成为皇帝后一改晋王时朴素谦虚不喜美色仁德稳重的形象。
但此时的杨广可能是表演的好入戏太深还可能是本就这样只是后来当皇帝后变了样,连面对李菩提都是一副友善的面孔。
嗯,一点桀骜不驯的样子都没有。
李菩提心中闪过种种思绪,出了皇宫也不回大兴善寺了直接回到杨坚所赐的府邸。
却为这次西行有功不用再前往大兴善寺念经了。
看来杨坚和独孤伽罗虽然信佛却也不是太信,起码相比虚无缥缈的祈福他们更喜欢统治这个大隋,李菩提既然有功就不会放回到大兴善寺做吃素念经这种勋贵子弟不喜的事。
赏罚分明方能让人信服。
李菩提这边过着游戏人间的生活。
可以说是吃着火锅还可以唱着歌。
(真的可以吃火锅!
关于火锅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战国时期即有火锅,当时以陶罐为锅。另一种说是火锅始于汉代,所谓的斗就是指火锅并且西汉海昏侯墓文物中便出土了火锅实物。
《魏书》中也记载三国时期用铜所制的火锅,人们使用火锅煮用来涮猪、牛、羊、鸡、鱼等各种肉食。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