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用一种极为复杂的眼神看着马兆。

自从自己登基以来,从未有人让朱元璋有这种感觉。

上次有这种感觉,还是起义的时候,那时朱元璋连字都不认识几个。

初次与刘伯温交谈时,也觉得是醍醐灌顶。

现在不一样,朱元璋已经坐稳天下几十年,自信见识城府无人能比。

可听马兆说刚才那番话时,朱元璋仿佛又变回了起义之初什么都不懂的小子。

朱元璋只觉得马兆深不可测,就这么神色复杂的看了半晌。

马兆穿着粗布衣服,上面缀着补丁,古铜色的脸上沟壑纵横,隐隐能闻到身上的鱼腥味。

看起来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鱼贩子。

在大明朝是地位最为底下的一类人。

朱元璋怎么都想不明白,一个鱼贩,怎么有这等见识。

这倒是激起了朱元璋的胜负欲,这天下还没有他朱元璋降服不了的人。

“洪武皇帝可能只是前期这么做。”朱元璋开口说道,“大明成立不久,民众需要休养生息。”

“过些年国力强盛了,一定会会改革税制。”

马兆一脸不屑,“一旦税制成型,想要再改革难如登天。”

“那有何难,洪武爷雷霆手段,要改税制谁敢不从?”朱元璋和马兆争论起来,想要扳回一局。

马兆还是一副懒洋洋的样子,拿起干草搔了搔耳朵。

“改革触及的是无数人的利益,利益集团早已达成默契,彼此维护。

自古以来,但凡改革之人,有几个有好下场的。”

见朱元璋颇感兴趣,在这牢房里又十分无聊,马兆接着说道。

“就比如商鞅,变法虽强大了秦国,最终却被五马分尸。”

“再说王安石变法。

当时北宋财政入不敷出,大批农民丧失土地,富豪隐瞒土地,变法势在必行。

宋神宗血气方刚决心全力支持王安石变法。

可又能怎么样呢?

地方上有的是对付变法的办法。

毕竟王安石再有能耐,新法也得靠地方官去落实。

长期以来,地主乡绅与地方官早已勾结起来,沆瀣一气。

历朝历代,皇权不下县,正是这个原因。

不管王安石下发多少文件,推出多少变法措施,地方官都是敷衍了事,一直不做。

难道当时王安石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吗?

新法推行几个月后,王安石察觉到了新法落实难的问题,贬斥了所有不落实新法的人。

以此作为威慑。

但官员们都是老油条,有的是对策。

王安石严厉打击不落实新法的人,有些官员便假装支持。

甚至凭借着积极配合变法的嘴脸平步青云,实则阳奉阴违。

在实际操作中处处以变法为由刁难百姓。

以往,闹灾荒的年头,贫民付出高额利息,向地主借钱借种子。

来年粮食丰收,再连本带息归还,地主凭高利贷压榨百姓。

王安石推出青苗法,以更低的利息借给贫民钱粮。

农户们不用付过高的利息,同时朝廷还能赚钱,可谓一举两得。

可地主乡绅的利益被损害了。

原本凭高利贷轻松赚取银两粮食,现在被迫中止了。

地主乡绅们如何能同意?

地方官与这些人本就是一体,互相勾结。

地方官员表面按王安石的要求做。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