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妇人打量王青君一眼,感叹道:“唉,都是女人,你瞧瞧,这小娘子的手,多白多嫩,咱们这手,爷们儿都没法看。”

“小娘子屁股大,好生养。”

有个盯着她胸口的妇人道:“往后奶水足,养几个孩子没问题。”

“我家那口子也这么夸我,我那三个兔崽子都是我喂大的。”

“哈哈哈……”

王皇后哪里听过这么直接的话,脸微微发红,耳垂也红了起来。

好在那边有人喊道:“选个人点眼睛啊。”

众妇人这才放下手中活,围过去看点睛,王皇后这才松了口气,在那边继续做春饼。

几个小孩子围着她要面团玩儿。

春牛做好,点睛是大事。

给春牛点眼睛很有讲究,百姓会亲自糊好,选村里秀才来点,这样他们的儿孙今后也能金榜题名,有个好兆头。

村里领头的看向村某处道:“杨秀才来了没有。”

那人走到春牛边,道:“他喝的烂醉如泥,他家娘子说叫不起来,要不等等吧。”

村长不耐道:“吉时都快过了,再等,今年喝西北风吧。”

众村民:“…………”

这时有人看着商辂:“不如让这位老爷替吧,看他也是读书人,穿的秀才公的衣服。”

“他?一看就是多年考不中的酸秀才。”村长看着商辂摇摇头:“连水都不能挑,寓意我们天旱,兆头不好,还是这位相公来吧。”

村长看向与商辂站在一起的朱见深行礼道:“这位相公,俺看你啊面相不凡,又娶了那般水灵娘子,定是个学富五车的,你来点。”

站在旁边的商辂不解,你知道我是谁,我连中三元,怎么可能是考不中的酸秀才!

“俺也瞧这位相公行,他来吧。”

“这位相公,今日就劳烦您帮我们村为春牛点睛。”

朱见深见状,点头,按照村民的指引,净手,焚香,祭五谷之神,提起毛笔蘸墨,为春牛点睛。

“相公,可否为我们题副联,我们乡里人,不必多文雅,图个兆头。”

朱见深转头,看了眼打谷场四周的土地,又看了看面有菜色,衣有补丁依旧对来年充满希望的百姓,道:“我今天就写两幅。”

村民立刻过来磨墨,裁纸,平铺桌面。

朱见深挥笔写下,字好不好百姓欣赏不来,但是意思他们懂。

村里有识几个字的念道:

“吃百姓饭,穿百姓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这下联是,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村民读完道:“写的真好,是俺们的心里话。”

“这位相公还写了两句,百姓不言非无事,官吏善辩也有奸,这句我们倒是不太懂。”

朱见深笑道:“百姓不能出面诉说自己的冤屈,并非没有事,不能因此就装看不到,听不到。官吏善于文采而多辩论,并不是都有理,也有奸佞。”

村民不由得惊讶,没想到这位相公说话倒是个为百姓说理的,纷纷鼓掌喝彩道:“说的好啊!”

与陛下相比,果然是百姓更喜欢陛下,可见冥冥之中,天子才是百姓所信仰之人。

“商老,方才百姓是救了你。”朱永站在远处说道。

商辂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自然是愿意将点睛这机会留给陛下,但自己哪里像考不中的老秀才。

不过就算他今天写了对联,也只会是些雅词,写不出来陛下的这样得百姓心思的话。

点睛结束,大家就去使农具。

百姓没有文人那么多词语来夸赞什么,只是用热情好客来表达他们对朱见深的佩服和欣赏。

商辂不知何时站在朱见深身边,看了眼远处插着皇庄字样,却均匀分成块田,道:“大兴和宛平县的土地都是上好的良田,我从来没见过像您这样的分自己的良田给百姓无偿用的。”

大明藩王与皇帝里,商辂确实只见到朱见深一个。

“是因为我坐在那个位子上。”

朱见深坦然道:“要是我把这些地都圈为皇庄私田,我的身份,百姓也无话可说,也不见得会怪我。

可是大明朝现在能种粮食的土地就那么多,兄弟们分走一半,手下人分走一半,我再占几十万亩。

这样没有地的,吃不饱饭的人就多了。

可我现在没有多少地,只能把抄来的皇庄给每个无地的百姓先分点儿,保证他们有地种。

他们吃不饱就要掀桌子,到时候国破人亡,那我占着那些土地意义在何处呢,何谈为黎民百姓。

靠圣贤书?圣贤书只有百姓不饿时才愿意去读,吃不饱时,大家只会拿来生火。”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