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胡惟庸一脸谄媚,一脸佩服的样子。
都察院左都御史刘伯温摸着白胡子,浑浊的眼睛流动嘲讽之色。
很快胡惟庸就要被打脸了。
他是做梦都想不到,这是他的仇人神算少年朱寅想出来的好主意。
突然刘伯温的袖子被拉住。
刘伯温看过去,看到了户部尚书宋濂激动的样子,满眼噙着泪花。
“陛下心系天下学子,是个有为之君。”
“南北分榜对对北方学子意义重大,对我大明科举更是如此。”
“宋大人,皇是有为之君不假。”
“但这个主意还真不是皇想出来的。”
刘伯温提醒一句。
宋濂脸色一惊,“刘大人,你是说另有高人给皇出主意?”
“那这位高人姓甚名谁?”
“还记得次燕王在朝堂的表现吧。”
“当然记得,你当时告诉我,燕王身后有高人。”
说到这里,宋濂顿时激动的不得了。
“你是说这计策也是那位高人提出来的?”
“刘大人,你可否说说那位高人是谁?”
“我想拜访拜访他。”
宋濂博学多才,在文学圣坛与刘伯温地位持平,堪称一代之宗。
在闻名于全国的浙东四先生之中,更是牢牢占据着一席之地。
曾被朱元璋高度表彰为开国文臣之首。
更是太子朱标的授业恩师。
多少人想要师从于他,而不可得。
如今却想要主动门讨教,可见对朱寅确实是佩服至极。
刘伯温却是不说话了,没有回答。
毕竟朱元璋肯定会公布答案的,他不能抢了皇帝的风头。
迟迟没听到答案,宋濂着急不已。
但在朝堂之,又不敢大声喧哗。
只能按捺住内心的好奇。
燕王朱棣也在琢磨着南北分榜之事,手段甚是高明。
“还是父皇厉害!”
朱元璋听着满朝的赞叹之声,高兴不已。
皇长孙还没出现在朝堂,就凭借一个高明的措施获得了满朝文武的称赞。
这能耐,连他朱元璋都服了。
不管是太子朱标还是皇孙朱允炆都达不到如此高度。
看着胡惟庸还在滔滔不绝的卖弄他的学识,不停拍马屁。
朱元璋却是冷哼。
“这举措不是朕想出来的,而是出自神算少年朱寅。”
“满朝文武,个个身居高位。”
“学识不可谓不渊博,人生阅历不可谓不丰富。”
“却还不如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
“除了拍马屁,百无一用!”
朱元璋看向大臣们,大声斥责。
言语之间,更是没少讥讽胡惟庸。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