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五叔赶到杨家堡庄丁队的住宿区,地方还是刚来的时候的地方,不过变化还挺大,出现了一堆窝棚。来这边已经好几个月,庄丁们尽最大可能的改善了自己的生存环境。
无论多么艰苦的境地,人总是会想各种办法让自己的生存环境往好变,这就是人类最伟大的地方。
见到了保长杨顺安,聊了几句后,就知道他找自己过来的目的是什么。
王六出了事故死在了工地,作为一个庄上的人,怎么着也得想办法把人抬到老家安葬。这是这个时代,人们最朴素的坚持。杨顺安已经托人给杨家堡带话,让老家那边的人过来抬人。现在的问题是,人是死在工地上的,还年纪轻轻,家里肯定没有准备棺木。
杨顺安的想法是宋应奎在匠人营当匠头,看能不能想办法从匠人营找点木板,给王六钉个木匣子。这样,庄上的过来抬人的时候好抬一点,王六走的也体面一点。若是让王六卷着一张席子会老家埋了,实在是太过难看。
“我去找秦匠头求一下,看能不能求几块木板子。要是能求上,我和我三爹还有丁焕义,抓紧时间做出来。”面对杨顺安的请求,宋应奎没有立马答应,用匠营的东西他可不敢做主。不过、秦木匠应该会给这个面子。这几个月工地上出的事不少,是有人用匠人营的木板钉过抬人的木匣。
“奎娃、哪你就上点心,庄上的事,可是麻烦你了。”杨顺安说着好话,让宋应奎赶紧回匠营请示一下秦木匠,看这事能不能成。
找到了秦木匠,说了一下事情的原委后,秦木匠点头同意。不过交代只能用杨木材料,不能用好木材。匠人营的好木料都是有数的,算是王府的东西,随便给老百姓用,可不行!
“秦木匠同意了?哪就好!王六的四块板板子,还是沾了奎娃的光。回去后我给王家人说一下,让念着你们家的好。”见宋应奎带了好消息,杨顺安连声称赞。钉一个杨木的匣子抬人,已经是现在这个条件下最好的情况了。
回到木料场,宋应奎赶紧安排三爹和丁焕义,先做抬王六要用的木匣,人死事大,其它活可以往后推推。
不同的人,连死后的待遇都天差地别。肃康王死了,惊动着一个县的壮丁自带干粮的给他修坟,一干就是好几个月。农户王六,就是死在了给肃康王修坟的工地,可他能背一口杨木的匣子,都还是走后门才有的。工地上有的出意外的壮丁,走的时候连个木匣都没,被乡亲们卷着席子抬回老家草草下葬。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