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旁边散落着的那些老发票里面看了一会儿,武元胜找到了几张老的火车票,一些汽车票,出租车票,电车票,地下铁车票(地铁),几张购物的发票。

其中有两张火车票是从XF这个城市到燕京的,票价是19.90元。

还有从王树岗到上大堰的,票价是0.6元。

汽车票都是燕京的,上面写的是五分或者一角。

出租车,电车,地铁票也都是燕京的,上面的票价分别是1元,贰角,贰角。

那几张购物的发票上面写的有白鹤烟(0.5元/包),太平酒(1.4元/瓶),绿豆大曲(3.2元/瓶)。

灯泡(0.38元/个),信纸(0.32元/本),圆珠笔(0.30元/支),墨水(0.5元/瓶)。

农历本(0.38元/本),常德特曲(2.2元/瓶),电池(0.52元/对),电筒(1.98元/把),葡萄酒(2.8元/瓶)。

武元胜看了一下这些票据上面的日期,基本上都是85年的。

看完这些票据,他又看起信封起来,信封上面的邮票都被人撕下来拿走了。

有的信封贴邮票的位置,连纸都被人撕掉了,让信封看上去都缺少了一些。

看着上面新撕掉的印记,这些应该是那些上来拆迁的人干的。

他也是无语了,只要邮票不要信封,这信封又不重,直接一起拿走不好吗?

他们应该不知道,一些稀少的信封跟邮票一样,同样很值钱。

特别是上面印上去的稀少邮戳。

翻看了一下这些信封,从信封上面的“红灯记”,身着六七十年代军装的战士,语录以及写信人写的“某某公社”等信息看,这些信封基本上都是特殊年代的东西。

被撕掉的邮票中,或许就有比较好的邮票。

翻看信封的时候,他看见了一张打开的信纸,上面写的文字不多,好奇之下,武元胜也把这信看了一遍。

里面写的内容大概是某某大队机耕船漏水,缺少桐油石灰,写信要求相关单位帮忙解决材料问题。

里面也提到了需要多少材料,大概石灰三斤,桐油两斤的样子。

信纸上的日期是76年。

知道了这些信息,他打算把这些信封全都拿走,反正又不重,明天的交流会,打包出售,应该会有人要。

拿起那个燕京牌的老皮包看了一眼,他发现里面是空的。看来旁边的这些票据,信纸等东西已经从里面被拆迁上来的人全都倒出来了。

武元胜把这些纸质的东西又全都捡起来装进了皮包里。

接下来他又把木盆里面的两个算盘以及升子,煤油灯拿起来放到了木箱子里面。

在拿那几样木质材料的东西的时候,他顺便也看过它们的木料材质,都是普通的木头。

而玻璃油灯上面印刻的是鸽子的图案,玻璃灯罩已经不见了。

那把木锯子他也拿起来放到了箱子的旁边,打算一会儿走的时候带走,以后可能会用得上。

把木盆里面的那些老玩具都翻看了一遍,他又找出来了一个铁皮青蛙,一个用了两枚铜钱,薄膜当材料制成的毽子。

这个铁皮青蛙是上发条的那种,看上去应该是八十年代左右的东西,他小时候也玩过这种玩具。

毽子上面的两枚铜钱,一个是康熙通宝,一个是乾隆通宝。至于是什么局,都在背面,他没有看,打算出售的时候,跟别人对赌。

之前拆迁的人上来砸小窗户,应该没有仔细看这些东西,不然有铜钱的这个毽子,他们肯定会拿走。

武元胜把这两样东西都放到了刚才放在箱子里面的那个木升子里。

木盆里面还有一些陀螺,玻璃珠,弹弓等玩具,他没有要。

接下来他又看了一下那个木风箱,两个长条木凳,老式的儿童小推车。

这些东西体积太大,拿出去出售,卖个十元二十元的,应该也有人要。

不过他并不打算带走,这几样东西不值钱带着也麻烦,都不够路费的。

走到那两个麻袋的旁边,武元胜先打开了其中的一个麻袋,发现里面装的是一些木炭。

这些木炭看上去比较陈旧,不像新烧出来的黑乎乎的那种。

麻袋并没有装满,只装了一小半的样子,他提着试了一下重量,就这些也有五六十斤。

木炭他打算带回去,冬天放在煤炉子里面煮个火锅肯定用得上。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