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作坊,食堂,军营,仓库,厕所等等建筑,在卢传廷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进行。
种菜的,开荒的,养鸡的,打渔的各司其职。
原来的民房大部分已经烧毁,将完好的全部清理出来统一分配。
老人妇女孩子优先住进去,住不下的少数人只好搭建临时住处,好在是夏天,弄上块雨布两边一撑,晚上烧上一把艾草驱蚊,倒也不难熬。
要想全方位搭建一整套为战争服务的大后方,其工程量可想而知,四千多人除了老了不能动的,小的做不了的,几乎全部加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大建设当中。
才几天功夫,张渚镇便显得生机勃勃。
每日午饭过后,新兵会有三个小时的文化课,卢传廷亲自授课。
为了更快的让大家识字,全部教授的简体字。
每个新兵必须每天至少记住二十个字。
其实早在汉朝,草书隶书就已经有简体字的使用记载,发展到明朝,已经形成体系。
门阀世家敝帚自珍,更不愿平民百姓读书识字,所以才愿意推行。
语法也越是晦涩越受青睐。
导致百姓几乎都是文盲。
卢传廷一半灵魂来自那个伟大的时代,自然不会有这些顾虑,有生之年扫除文盲、开启民智也是他必须做到的事业。
因为简单易学,特别是才开始教授的如‘大小’‘多少’‘上下’‘左右’这些,一看便能记住。
加上教学时卢传廷时不时的来上一段典故。
又恰好是午间休息的时间,来听课的越来越多。
将运河边这棵老榕树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还有很多人顶着毒辣的日头都不肯离去。
卢传廷看在眼里,有学习热情当然是好的,是值得高兴的。
等时机成熟了,便把扫盲班办起来,不行就夜里上课。
反正马上就要架设电源了。
他要让张渚镇的村民第一个见识到,灯口朝下的灯。
空间中有很多电瓶,轮船上有交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车床,液压设备,各种齿轮箱,吊机,大型机械应有尽有。
零件,灯泡,电线,铁丝都有备用的。
只要等根据足够扎实,培养了足够的人才,便能直接跳过第一次工业革命。
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便没必要藏着掖着。
先看到实物再去摸透原理,和摸透原理再去创造实物。
哪个更加容易?
毫无疑问是前者。
至于惊世骇俗更是无稽之谈。
华夏民族是这个世界最勤劳好学的民族。
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远超想象。
即便是他过来的那个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一天一个变化,你见过谁咋咋呼呼的。
你见过70后迷茫吗?
你见过80后惊讶吗?
不不不!他们只会嘲笑你没有见过世面。
摆不上台面!
永远不要小看这个民族的学习模仿能力,告诉你,你只要让他见过,迟早给你整出来!
台上的讲的激情澎湃,台下的听的津津有味,大家都挥汗如雨,仲夏间的燥热都已经被热情掩盖。
以至于运河上密密麻麻的来了几十条船都没人注意到。
直到先头几条船慢慢靠岸才有人惊呼出声。
卢传廷的注意力也自然被吸引了过去。
当先一人已经跳下船来。
正是陆康!
卢传廷自是大喜过望,这么多天没等到他,还以为被放了鸽子了。
大手一挥:“解散。”
然后挤开人群朝他迎去。
“哈哈,陆总旗,终于把你给盼来啦。”
相互之间一番客套自是不提。
陆康这次带来了四十几条船,大概两百来人,因为拖家带口的,其余的只好从陆路赶来。
他是怕卢传廷等的着急,所以将家中有船的先带了过来。
还派出去一部分人去通知在无锡,常州,苏州一带的战友。
等船全部靠岸,将骨干成员招呼到身边,大家一起对卢传廷行礼。
随后一行五十余人朝卢氏祠堂走去。
看着一路忙碌的人们,陆康眼中满是惊讶。
没想到短短几天,小督爷就让一个镇子变的这么热闹。
不由夸赞道:“小督爷真有乃父之风啊。”
祠堂经过了简单的打扫,并且已经戒严,除了像大牛这样的自己人,已经不让外人进入了。
今天还是第一次带这么多人进来。
祠堂中间摆放着一张长长的会议桌,周围一圈漂亮古典的真皮沙发椅。
墙壁上挂着两块大黑板,板架上两盒粉笔,一张航海用的世界地图挂在另外一面墙壁上。
还有一个地球仪摆放在会议桌的正中间。
十几个电筒,六个对讲机放在地球仪旁边。
这是照搬的轮船会议室里的摆设。
这里估计在很长一段时间很成为他的指挥所。
所以该拿出来用的东西自然要拿出来。
请各人入座,结果谁都没动。
有些人是在研究这些奇怪的物件,有些人是没有资格入座。
只有一人盯着那张世界地图,起初目光还只是四处梭巡,渐渐的,他盯着标注长江的位置开始仔细的观察。
终于他忍不住惊叫起来。
“这是舆图,整个大明的舆图?”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