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猝不及防的驾崩
刘三吾率先开口:“天子为大宗,藩王为小宗,此为自古以来大位更迭之定事。东宫虽薨,然子嗣尚在,大宗未绝嗣,则小宗不可上位。臣请立东宫嫡长子允炆为太孙。”
齐泰虽然出身兵部,但在对古今史书也是信手拈来,他也说道:“燕王虽勇武,然喜兵戈、好征战,非明主之象。如魏之任城王(曹彰),可为将,不可为帝。《司马法·仁本》有云:‘国虽大,好战必亡’,陛下请勿忘隋炀帝旧事。”
“如今烽火尽熄,残元覆灭,塞王镇边,天下已安,该择一守成之主才是。”
“太子之子允炆,少即好学,颇通诗文,常与太子共议治国之道,为人仁慈宽厚,有人主之象。”
“臣亦请立东宫长子,皇孙允炆。”
朱元璋浑浊的眼珠子转了转,显然他们的回答并不令他满意。
而此时一旁的严新成,却陷入了纠结。
从文臣的角度,其实他是认同朱允炆的。
燕王很强势,他就是一个年轻时候的朱元璋。
文臣的终极理念是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他们而言,最好的皇帝,是朝堂上的一尊泥塑木偶,就是一个对文臣的建议唯唯诺诺,没有太多主见的皇帝。
你享你的乐,我治我的国,偶尔再骂骂皇帝表现一下自己的不畏皇权忠贞敢言,这是文臣们最喜欢的形式。
太强势的皇帝,就会导致文官士大夫的权力被极大压缩,这是他们极其不想看到的。
朱元璋开始的时候礼贤下士,打出了“重开大宋之天”的旗号,引得文人们以为他与前宋的赵官家没什么区别,于是纷纷投效。
然而,当真正入了这大明朝的政权,他们才发现,这朱皇帝,和前宋赵家差远了!
但是没办法,你要想跑,就是一个“都说朝廷官难做”。
现在好不容易要熬走了这个太岁,再来个朱棣?开什么玩笑!
但是对于严家而言,朱棣上位,却是更合适一些。
此时严家虽然已有几人入仕,但一官小,二也不多,总体而言,文官受到压制对他们的影响不大。
勋贵受到压制,那才是动了大房的要事。
而且严铿还在燕王那边呢,听说履立战功,已经升到了燕山右护卫指挥使,燕王座下大将,要是燕王登上帝位,严家权势可不得盛极一时?
他顿时陷入了纠结之中。
那边,吴伯宗也不说话,只是老神在在地站在原地。
书房里一时陷入了沉默。
“臣以为,当立燕王为储。”
严新成最终做出了选择。
朱元璋眼睛一亮,而齐泰和刘三吾则转过头,用一种“叛徒”的眼神看着他,随后他们又很快明白过来,眼睛里显现出蔑视的神色。
鼠目寸光的家伙!竟然因一家一姓之兴衰,坏我大事!
“燕王老成,如今以为众王之首,且战功赫赫,得此皇位亦能服众。如今还不是马放南山的时候,东南倭乱未平,北地也远不像齐学士说得那样太平,刀枪入库,早得很呐,大明仍需一进取之君。”
“陛下,严新成所言乃是匹夫之见!”
“陛下,万不可轻信此亡国之言!”
见朱元璋没有说话,刘三吾和齐泰当即开口。
三人就在下方你来我往,互相驳斥起来。
朱元璋坐在上首,他听着下方那争辩的声音,只感觉十分的嘈杂,心头涌上一阵莫名的烦躁。
这些人都是为了一己私利,没有一个是为了朕的大明天下在考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