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马日磾返回太尉府时,正堂里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探听消息的人。
“马公!不知此行可还顺利?”堂内一人开口问道。
周围众人也满怀期望的看着马日磾,希望可以得到好消息。
马日磾想起发生在司徒府的事,摇了摇头,叹息道:“王允对蔡邕的请罪表视而不见,拒绝了我的请求,执意要将蔡伯喈论罪处死。”
话音刚落,堂内之人大惊失色,显然他们无法接受这个结果。
他们本以为马日磾身为太尉,又是一代大儒马融的侄子,无论怎么说,王允都应该会考虑马日磾的态度。
就连出身关东的司空淳于嘉、荀攸等人脸色凝重,随即告辞,并言会联系他人在此向王司徒劝谏。
等太尉府里关心蔡邕的关东士人走后,只留下了关西的士人,愿本在关东人面前强忍着的悲愤心情爆发出来。
一时间,堂内有谩骂王允者,亦有为蔡邕哭泣者。
喧闹嘈杂的环境让本就心情不佳的马日磾心烦意乱,一想到今日王允对他的态度,“王允若是这样下去,想必也不会持续太久了。正所谓有道德的人,是国家的纲纪;著书立说,则是国家的典籍。废弃了纲纪与典籍,难道还能长久吗!”
马日磾将蔡邕比作国家的纲纪与典籍,认为王允杀了蔡邕,便会人心尽失,也就无法立身于世。
这时,堂内有一人不忿说道:“想不到王允竟如此专断无礼,不纳良言,这与与董卓又有何异!”
站在马日磾身边的太尉掾第五巡也出言说道:“就在昨日王司徒对诛董有功进行了封赏,可封赏名单里不是同乡同郡,就是门下亲友故交,再有就是关东士族。不仅没有我关西士人,还被顶替了许多的关西士人。
太尉,昨日尚书令士孙公的提议我们应该考虑考虑了!
王允的强势行事已经无法阻止,与我们这些关西士族的矛盾也无法调和了,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朝中又出现一个董卓那般的权臣。”
昨日士孙瑞、杨瓒在尚书台与王允因为封赏名单之事产生了矛盾后,便直接来到太尉府找马日磾商议关西士人该联合起来抗衡王允。
当时马日磾考虑到与王允的私人关系,还有朝廷的大局,并没有直接给出态度,如今看来,倒是他一厢情愿了。
“太尉,当此之际,我等此举不仅可以挽救蔡公的性命,更能阻止王允的权势的扩张,让朝廷重回士人执政的正轨上来!”
堂下众人每个人都在诛董事件中或多或少的出过力,不期有升官加爵,但是对王允这样明目张胆的偏向关东士族大为不满。
经此第五巡再次提醒,堂内众人纷纷出言附和。
唯有一人,神色自若,朗声说道:“诸位,蔡公之事尚有转机,何必在此自暴自弃?”
此言一出,众人目光不由看向说话之人,只见一位约莫十五六岁的少年,径直走到马日磾的面前,作揖行礼道:“小子王粲见过马公!”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