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将父亲李福所整理好的卷宗,交到刘宇手里。

刘宇翻开一看。

“好家伙,他一个县令,二十年间,敛财六千五百万钱?”

需知一个县令的朝廷俸禄是每年三百石粮食。

换算成钱财,一石粮食也就一百多钱。

县令每年从朝廷那里领到的钱资,大概是四五万钱左右。

正常情况二十年县令,估计能有个一百多万钱。

而这些钱,根本不够买一个县令的三百万钱!

刘宇买官的钱,还是靠着系统给的。

得知韩山敛财之数后,刘宇又联想到韩山和常山王刘暠的关系。

这一下子就说得过去了。

“妈的,真是朝里有人好办事!”

刘宇将卷宗放到一边。

这时候。

李鼎带着赵风进入殿内。

“李鼎(赵风)拜见县令。”

两人毕恭毕敬。

刘宇让春花将卷宗拿回去。

“让李福将那窗户后的钱财、物资一一登记为文字记载!”

刘宇可没有韩山那样的雅兴。

“李鼎,你去全程跟进!”

又派出了李鼎去跟进李福清点之后。

刘宇才看向赵风。

这个被他看好的城门校尉。

“最近这些天,打听到从四处涌来的流民的籍贯没有?”

他问赵风。

赵风回答:“禀报县令,打听清楚了。”

“这些流民是从荆州、扬州一带北冀州的!”

“其中一部分人留在了邺城。”

“其他人则继续北,想赶往幽州去。”

“但路过真定县外时。”

“听说真定到处招揽流民,管一日三餐。”

“他们便放弃了继续北。”

“留在了真定!”

听完赵风的话。

刘宇联想着黄巾之事,便瞬间恍然大悟。

“行了,我知道了!”

城中的流民,本来就是张角的所谓信徒。

准备要被张角当成炮灰起事了。

但这些人并非对张角忠心耿耿。

估计是张角派各地渠帅,允诺了什么好处。

才让这些荆州、扬州民众一路北冀州、幽州的。

张角的允诺像是画饼,空中楼阁。

相比于刘宇给的实际好处。

这些人已经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继续加大招揽力度,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头扎黄巾者加入。”

“务必喝令他们将黄巾摘下,方可进城!”

刘宇叮嘱赵风。

赵风听完,频频点头。

这时候。

府一名小厮在殿外高升汇报。

“禀报县令,府邸后方墙壁,突然被人用白土书写了甲子二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