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皇宫而言,热闹是短暂的,在昨天送走最后一位藩王--秦王之后,宣告朱元璋的寿诞庆典正式结束,

一切自然而然回归正轨,

与以往稍有不同的是,

朱雄英的上课地点,多了一个朱标身旁,

一些不太重要的常规国事奏疏,对方都会让他看看。

此前通过朱雄英与朱标的努力,

朱元璋决定适当放开对于大明商业的限制,

今天众人讨论的议题,就是如何恢复元朝时期商业的繁荣。

看过户部这几天整理的数据,

朱雄英才知道,原来元朝的商业繁荣程度丝毫不逊色于宋朝,从宋朝开始兴盛的海洋贸易,在元朝达到了顶峰,

沿海各地居住着来自全球各地的商人,

白人、中东人,甚至黑人……

在世界拍卖会上屡创记录的元代青花瓷,

就是通过这个时代的海上贸易,拓展了欧洲贵族的审美。

李善长看着手中记载关于元朝商业相关的种种政策,心里直冒冷风。

“殿下,这些政策,都要调整啊。”

“说说看。”朱标头也没抬回应。

“首先是市场方面,元皇帝根本没有对于各种市场进行限制,除了盐铁等国脉产业,其他任何产业都允许私人开发,包括火药与枪械……”

“更令人震惊的是,那些外国商贾在元朝经商的地位,竟然略高于汉人,荒唐、简直荒唐!”

朱标深知自己亲爹的脾气,停下手里的工作,皱着眉头道:“这项必须整改,大明百姓的地位必须高于任何外国人,针对商贾经营产业,我们之后再拟出一个单子,适当开放。”

“遵旨。”

朱雄英参考后世经验,轻声道:“爹,我们可以开放几个港口,先恢复与外国商贾的贸易交流,当皇爷爷看到实际效果之后,再进一步商讨。”

李善长捏着自己的山羊胡,微微点头:“长孙所说乃是老成之言。”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

“什么?”

“在元朝时期,四大汗国也在元朝帝国的版图之中,在政治上,受元朝的统治。

元朝与其他汗国蒙古人在经济文化上能够保持友好的关系与欧亚草原之路密不可分。

这条路是连接元朝与欧罗巴的驿道,各汗国通过欧亚草原之路一直进行着经济与贸易上的友好往来。

为了保持贸易秩序的稳定,来自欧洲,西亚商人们在拜见大汗时都要相应国家的首领进行批准和推荐才能顺利途径各个汗国,

这样环环相扣的贸易链让一批一批商人们有秩序地来往于欧亚之间,促进了国家间的贸易发展。”

李善长的意思很明显,如今大明控制疆域骤缩,商业的振兴前期一定会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算是一记预防针,

同样的,如果新政策未能取得一定的效果,那对于新王朝在民间的威信也是一种变向损害。

“说的没错,我们在这件事不应有太多顾虑,相比元朝,我们属于瘸一条腿,所以只能先放开手,刺激商业发展,只有效果显著,才能有后续。”

朱标的发言,算是为这件事定性。

“既然如此,那税率多少?”

如今大明实施的商税为“三十税一”,

反观元朝时期,在上都、大都改为四十税一、六十税一,甚至“置而不税”,市舶进口货仅有十分之一或十五分之一的“抽分例”,

如此夸张的数字,令朱标都有些头疼。

“诸位先等等,我去找陛下谈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