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很忙,但秦向河每次从县城回去,总会给俩娃捎带些吃的。
这一个月来,伙食跟上,白天有花姐帮忙带着,晚上回去他也悉心照料,如今的大宝和妞妞,不再是刚回来那样脸色泛白头发枯黄了。
据他大哥秦广山说,俩娃看起来,不仅长了个头,脸也肉嘟嘟了的。
猪肉和排骨分别称上两斤,牛肉更是切十块钱的,另外还多买了一只鸡。
赶回茅塘村时,太阳还高挂山头上,这是近些天回来最早的一次了。
听隔壁厨房传出的叮叮当当声,便知道刘剑在炒原材料,门口和院里没看到花姐和大宝妞妞身影,知道应该是去村南场上了。
前两天,村里就广播了,电影队又一次轮到茅塘村,今天晚上会放电影。
八十年代,收入高的人群,除了主持播音员、汽车司机等,电影播放员也列在其中,而且远比前两者更受农村的欢迎。
差不多是两、三个月,茅塘村就能轮到一次,每当这时,不论大人小孩,全跟过年似的。
村南有连成片的大晒场,地方最空阔平整,是电影固定的播放地点。
中午电影播放员在村里吃过饭,就开始一个人搭电影布,摆播放机等,这时候村里孩子就开始在晒场疯跑了。
然后等播放员一声招呼,孩子们纷纷跑去家里或就近的亲戚家,搬来可坐两、三个人的长板凳,摆在电影布前方。
谁搬来板凳最多,谁摆的整齐,等晚上放电影时,就能坐到播放器桌子旁边。
对孩子来说,这是无上荣耀,每当这时,泥冬和玩得好的大亮、二亮,就会成为死对头。
晚饭后,孩子、大人,到只要能走动的老人,便全倾巢而出,在电影播放前把这挤的满满当当。
到放电影这天,附近马沟村和高棚村等,就会有年轻人组队跑上几里,甚至十多里来看电影。
同样的,轮到较近村子放电影,茅塘村年轻人,也会三五成群,不辞劳远的跑去看。
秦向河回到家,卸掉东西,匆匆准备。
等几盆菜做出来,馒头热好,刚好听外面传来大宝和妞妞的喊叫声。
他隔着院子冲大宝喊,让去叫刘剑两口子过来吃晚饭。
话刚落音,大宝就跑进来,后头跟着的妞妞奶声奶气,说花婶婶去家里喊大剑叔了。
将新饭桌摆到院里,四边摆着五张崭新板凳。
早在十多天前,秦向河嫌灯泡太暗,换了个瓦数高的。
同样,耗电会多些,但以他前世多年的生活习惯,很不适应晚上家里那暗淡光线,而今手头宽裕,更不在乎每月多用几度电。
所以摆院子吃,不是舍不得开灯怕浪费电。
主要是他家堂屋太窄,五个人往那一坐,太憋屈。
何况今天回来早,饭菜做好,太阳还没落下山头,天色亮着呢。
给大宝、妞妞洗好手按到身边坐下,那边花姐拽着刘剑从大门外进来。
“向河,又做了什么好吃的!”说着,花姐歪身坐到妞妞旁边。
这些天,秦向河只要回来的早,菜又买的多,便会喊刘剑两口子过来吃晚饭,也算是犒劳。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